第六节 汽车与安全管理
第六节 汽车与安全管理
汽车管理
1963年,农场车队刚刚成立,人员新,缺乏对汽车运输的管理经验,在车辆利用、运输效
率、油、材料消耗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损失和浪费。
1964年,农场为加强运输管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充实了车队的领导和增加
了新的技术骨干力量。并组织工业交通基建科、计财科、物资科、汽车队领导参照兄弟场和外
单位汽车运输管理经验,共同制定了农场汽车运输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
措施。1965年以后,又统一了运输里程,统一结算标准,场内按小时,场外按吨公里结算。实行
单车成本核算,按车辆技术状态分配油、材料和运输任务指标,并有奖有罚。实行计划用车,
派车科学合理,即要满载,又要避免空驶。实行了低耗、高效、安全奖,严禁私自用车。丢失
货物或运输票据由当班驾驶员赔偿。上述办法的实施,提高了对车辆的管理水平。
1984年后,农场进行体制改革,成立了运输公司,在不改变公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对汽车
管理实行了个人承包、独立核算、定额上交、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的办法。自此,汽车由集中
统一管理,走上了由个人承包经营的新路。
安全管理
农场自成立车队以来,各级领导十分重视交通安全,并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由主管交通
运输的场领导任组长,组员有交通科科长和安全助理、汽车队领导及专职安全员。
交通科每年都举办交通安全学习班(每年不少于3次),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学习交通规则,
进行安全教育,交流安全行车经验,提高驾驶员对安全行车的认识。制定交通管理办法和安全
措施,严肃处理违章肇事,设置安全宣传栏、公路安全标志。每月最少进行4次路检、路查,
并按交通法令规定,组织机动车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状态检查。1972年,轮式车纳入机动
车统一管理,每年增加一次春季检查,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年审和安全教育。
车队具体制定了“安全联保组”(简称安联组),每个运输班为一个安联组,以达到互相监
督、检查,互相促进安全行车之目的。同时,还开展了“安全行车竞赛”活动,调动了驾驶人
员的积极性,为确保交通运输安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