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通讯 农场的通讯事业,是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57年以前,靠人骑马传
递文件和信息。
1958年,安装了30门磁石式交换总机、电话单机10部。一队(现八队)、二队(现十四队)、五
队(现名山公社)的电话线暂架在县邮局的通讯线杆上,其余各队通讯线全部由本场架设简易杆。
在行政上归分场管理,业务上属萝北县邮局领导。
1963年,通讯业务人员增加到9人,分外线、话务2个班。1965年,30门交换总机已不能适应
需要,又增置50门磁石式交换总机1台,电话单机增到35部。至1968年,全场通讯线路已达85杆公
里,线对线路170公里。
1969年至1976年,十二团将50门交换总机更换为100门Hu262型交换机,同时增设了交直流两
用电话会议机一台,电话单机增至70部,全场通讯线路已达117杆公里,线对线路达234公里。
1977年,撤销兵团,恢复农场建制后,通讯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农场成立了通电科,通讯工
作走了上正轨,对通讯人员进行了整顿和调整,由原来的23人精简到15人。1979年,抽3人到管局
学习,于年底对管局增设开通了三路载波机,同时安装了24路汇接机。1980年,农场又增设了文字
传真机。
1981年,将100门交换机更新为复式200门供电总机,由磁石式交换机过渡到供电式交换机,
使用户摆脱了通话先摇机的方式,提高了通话效率。用户单机增加到106部。1981年至1985年,全
场更新水泥杆标准通讯线路72.1杆公里,线对线路144,2公里。
1985年,购进1台HGS一1型数字明线故障测试仪,对于电话外线故障查找大大缩短了时间,提
高了通话率,降低了线路维修成本。全场各单位都通上了电话,通讯畅通无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责任制的落实,在经营上各组之间实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
以话养话、自负盈亏的办法,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农场通讯事业的发展,在生产建设中
起了重要作用。
附:名山农场通讯线路示意图
名山农场场部通讯线路示意图
历年通讯人员及设备统计表
名山农场通讯线路示意图
名山农场通讯线路示意图
历年通讯人员及设备统计表
说明:通话时间,系指生产队和边远的工副业单位,其它未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