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党的组织建设 1966年以前,场党委把加强党的建设纳入了重要议程,做到了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专人负责、
组织生活严密等。在注意抓经常性党员教育工作的同时,着重抓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增强了
党的战斗力。
在思想建设上。首先狠抓了领导班子成员自身的思想革命化建设,使其做到了自觉而经常地深入基
层进行调查研究,坚持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有事同商量,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非常密
切。为了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经常对党员进行形势任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基本知识和优良传统
方面的教育。除平时教育外,每年还要举办党员学习班和支部书记学习班。提高了党员的共产主义觉悟和
政治素质,增强了党性观念,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党员停止了组织生活,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遭到
了严重破坏。
1969年十二团成立后,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对党员的教育主要是灌输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
命的理论”,强调“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进行“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在“灵魂深处闹
革命”;把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修养》诬蔑为“黑修养”,大加批判、大肃流毒,造成了党员思想上
的极大混乱。
1977年恢复名山农场后,场党委非常重视对党员的教育工作,做到教育有计划,方法灵活多样,持之
以恒,讲求实效。即抓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又注意加强各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场党
校采取短期轮训的方式,每年对党员普遍轮训一次。学习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行党
性、党风、党纪和合格党员教育。
1979年以来,开展了创建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活动。1980年,场党委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决
定”,并向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八项要求:一是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在
组织上要严密党的组织生活;三在思想上要坚持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在作风上要发扬民主、
谦虚谨慎,走群众路线;五在工作上以身作则、埋头苦干;六在生活上艰苦朴素。不搞特殊;七在学习上刻
苦钻研、奋发向上;八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以上要求,有力的推动了党的思想建设。到1985年,共评选
出先进党支部42个,其中评为管局先进党支部13个;评选出优秀党员480名,其中评为管局优秀党员43名、
总局优秀党员11名。
在组织建设上。坚持按党章办事,严密党的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每月一次支部大会,一次支
委会,一次党小组生活会,上一次党课)制度。在组织发展中,始终坚持“积极慎重”的发展方针。为了保证
党员质量,在发展党员时,先建立非党积极分子队伍,填写登记表,由支部或小组确定专人进行为期一年的
考察和培养,在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后,才发展为预备党员。由于坚持了党员标准,这个阶段发展的党员质量
很好,模范作用突出。1963年至1965年发展的20名党员,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是全场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
范和先进工作者。
1969年至1976年,在发展新党员工作中,一方面降低了标准,搞“唯成份论”和“突击入党”,发展党
员片面强调要发展那些在阶级斗争中敢拼、敢闯、敢“反潮流”、有“造反”精神的人入党。另一方面,把
出身虽然不好,但经过多年考验的同志,特别是中年知识份子排斥在党组织之外。由于降低了党员标准,加
之“九大”党章又取消了预备期,使得这个阶段发展的党员数量多、质量低、素质差。有的人入党才几个月
就犯了错误,受到了党纪处分,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使党的威信受到了严重损害。
1977年,场党委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组织发展工作进一步严格了手续,恢复了新党员的预
备期考察;打破“禁区”,重视从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坚持全面考察、认真培养;恢复了非党积
极分子审批登记、培养、教育、考察和写实制度。严格按党员的标准衡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批
准申请人入党前,由组织部的组织员找申请人谈话,并进行认真审查,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1979至1985年,
从科技人员和知识份子中发展党员56名,占全场发展党员总数的42%。
1979—1985年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统计表
党组织状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