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团的工作

第三节 团的工作


建场初期,团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团员和青年树立艰苦创业,开发边疆、建
设边疆和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的思想,把青春献给北大荒的建设事业。1958年至1962年,结合生产,大力
开展青年突击手(队)活动,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抢播、抢收、拣粮、抗灾夺粮等突击活动。开展
劳动竞赛,举办红专夜校,开展技术革新和扫除文盲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农场初建时期克
服各种困难,完成开荒建场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1963年,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农场团组织在广大青年中进行了深入的宣传
教育,开展了“学雷锋”,“创五好”活动。全场青少年组织学雷锋小组358个,做好事6,057件,拾
金交公125元,粮票80斤,布票108尺,拾到手表6块,全部归还失主。通过这一活动,使广大青年精
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力地促进了青年的思想革命化建设。1968年至1970年,北京、上海、天津、
温洲、哈尔滨等大批城市青年来边疆参加建设。十二团团委在广大知识青年中进行了“扎根边疆”,
“铁心务农”教育。同时开展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学大寨、学大庆、学解放军的四学运动。在老职工
的带动下,大部分青年在实践中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对青年成长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
壮大了团组织队伍。
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农场团组织迅速恢复起来,团的工作
走向正轨。为落实新时期总任务,在青年中广泛开展了新长征突击手(队)和各种能手活动。到1985年,
全场共评出新长征突击手316名,新长征突击队18个,各种生产能手245名。1978年至1979年大批知识
青年返城,团的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从1980年开始,农场团委每年培训一次团干部,到1985年全场共
培训团干部1,620人次。
1980年在全场团组织中开展了创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员活动,有力地推动和加强了团支部建设,
调动了各级团干部的积极性,使团的工作出现了你追我赶的新局面。同年,根据上级团组织关于“建
立青少年活动阵地”的指示精神,团组织发动团员、青年自筹资金,利用业余时间,全场建起青少年
活动之家22所,购买图书3,780册,各类活动用品148件。逐步健全了一队(业余体育队)、二场(篮球
场、排球场)三室(图书室、阅览室、文娱活动室),四组(演唱组、报道组、实用技术服务组、帮教组)。
同年,为落实团中央“关于从种青年田(林)入手,组织青年、团员自己动手,解决部分活动经费”的
号召,全场团员、青年利用业余时间绿化植树22.2万棵,造青少年林2,020亩。种青年田570亩;义务
劳动出工2,306个,自筹活动经费4.13万元。
1983年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三优、三学、二帮”
活动;(即: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党史;帮教劣迹失足青年、帮
助后进青年)。同时还开展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教育;进行艰苦创业革命传统教育;
法制教育;体制改革和兴办家庭农场教育等。为提高青年职工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了“振兴中华读
书知识竞赛”活动。
1985年,全场团员、青年积极响应管局团委的号召,开展了“学史建碑”活动、为抗日民族英雄、
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烈士建碑募捐。全场4,890人参加了捐款活动,其中团员816人,青年1,920人,
学生1,986人,青年干部和党员100人,群众60人、共捐款1,649元。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场青
少年道德风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1983年至1985年,还开展了“采集草籽树种,支援甘肃绿化”的活动,共采集草籽树种4,800斤。
在这项活动中,由于成绩突出,被团省委和总局团委授予采种支甘先进团委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