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工会工作

第三节 工会工作


一、群众生产工作
1.劳动竞赛和立功活动
工会的群众生产工作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
三为一体,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使生产队之间,职工之间开展竞赛活动。采取阶段竞赛评比,
年终表彰奖励,优秀者插流动红旗、戴红花、记功等形式。以荣誉奖为主,适当给予物质鼓励。竞赛内
容:一是工作数量,二是工作质量,三是团结协作,四是安全生产。在各时期,随着党的中心任务不同
有所侧重。如:1960年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中发动职工开展以增产节约为内容的竞赛活
动。开展了各种能手和“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设计、小创造、小建议)活动。1963年在学习解放
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中,开展了五好生产队、五好班组、五好职工的竞赛和“一帮一”、“一对
红”的活动;开展了学习大庆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竞赛评比活动。
1979年,恢复工会组织以后,劳动竞赛开展的更加活跃扎实。农场成立了劳动竞赛评比委员会,在
全场深入开展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创建文明单位为目标,为“四化”立功的比、学、赶、帮、
超竞赛活动。每年春播、夏锄、麦收、秋收阶段在机车组开展“高效、优质、低耗、安全”为内容的阶
段竞赛活动。在竞赛的基础上,评选先进,进行阶段奖励,年终农场召开授奖大会,对先进单位和劳动
模范进行表彰奖励。
1979年至1985年,全场共评出先进生产队(厂)59个(次),先进班组、车间386个(次),劳动模范、先
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1,230人(次),“三八”红旗手208人(次),三八红旗集体6个,五好家庭125个
(次),五好教师48人(次),立集体功的单位133个,其中立二等功的2个,立三等功的131个。个人立功的
287人,其中立一等功1人,二等功2人、三等功284人。做到了劳动竞赛经常化,立功活动普遍化,劳模
管理制度化,掀起了创文明活动的新高潮。
2.技术协作活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后,根据职工急需生产技术指导,全场开展了群众
性的技术协作活动。农场成立了技术协作委员会,各基层单位成立了技术协作小组。为帮助家庭农场和
养殖专业户走勤劳致富的道路,工会配合有关部门请技术人员办培训班8期,培训350余人(次),举办业
余文化技术夜校,赠送技术书籍425册,开展技术咨询活动,帮助提高科学技术知识。并为他们的生产、
经营、购销流通渠道提供信息,提供方便。1984年至1985年,工会协同行政动员全场盈利户(万元户)集
资扶贫,共集资20万元,扶持196户贫困户发展水稻生产。到1985年底已有160户基本脱贫,占贫困户的
81.6%。其中:有60户达到平衡略有盈余,有50户盈利1,000以上,有35户盈利3,000元以上,有15户
盈利5,000以上,当年偿还集资欠款8万元,占欠款总数的40%。
几年来,由于群众生产工作成绩显著,场工会先后两次被管局、总局授予优秀工会集体和劳动竞赛先
进单位。
二、工会自身建设
1.组织发展
1979年3月,恢复工会组织后,针对人员新、工作生疏的特点,对分会主席、组织委员和部分工会小组
长进行了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对做好工会自身建设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对原有的老会员进
行重新登记。当时仅有会员1,215名;占职工总数的28.7%,有分会34个,工会小组203个。几年来,各
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发展会员,使多数职工提高了对工会组织的认识,积极申请加入工会组织,到
1985年会员发展到4,867名,占职工总数的 91.5%,有基层分会39个,工会小组414个,工会积极份子1,120
名,占会员总数的23%。
2.干部培训
为了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业务水平,场工会每年都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工会干部进行培训。主要
学习工运方针、政策、工会业务知识,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制定工会年度计划等。从1979年以来,共培
训工会干部250余名。除集中培训外,每年还结合职代会总结工作,对工会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
三、整顿建家
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整顿工会组织、建设职工之家”的决定,1985年场工会按照上级工会的布署,
开展“整顿建家”活动,对各级工会组织进行全面整顿。调整领导班子,建立健全组织,对基层分会都选
配了专职工会主席。并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修订工作计划、充实活动内容,使工会的各项活动制度化、
规范化。在整顿的基础上,按“建家”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签订责任状,结合工会百分赛,积极主
动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四、职工福利工作
1.改善居住、生活条件。场工会每年配合行政对全场职工生活进行调查了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做到逐步改善职工的生活。如1963年至1966年,工会每年都抽出专人协同行政部门
对全场职工的住房、宿舍、食堂、托儿所等进行全面检查后,然后从福利费中拨专款为职工维修住房,给
食堂添制厨具等。为解决职工冬季吃水、吃菜难的问题。从1979年至1984年,从盈利留成中给全场75%的
职工解决了室内水井,有的生产队还用上了自来水,给80%的职工家庭解决了砖石菜窑。
2.及时救济困难职工。在年节或换季时,对工资收入过低,人口多,生活确有困难的职工,或因天灾
人祸急需救济的职工,工会都认真了解情况及时给予困难补助。1979年至1985年,全场共救济2,364人次,
补助金额8.2万余元。解决了困难职工的急难。
3.职工疗养。从1966年以前和1979年至今,全场共有59名老干部、老工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
作)者和科技人员分别送往太阳岛、大连、北戴河、龙王庙、太湖等地进行健康疗养,充分体现了党对职工
的关怀。此外,工会还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来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