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军事训练 为了提高民兵的政治、军事素质、每年都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本着“以劳为主、劳武结合”
的原则,安排民兵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一般都安排在农闲时进行,训练的重点是以基干民兵为
主,军事训练内容以射击、投弹、刺杀、战术、爆破等为主。政治教育是以时事政治、民兵的战略
地位和作用以及遵纪守法、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要内容。
1959年至1966年,民兵干部的训练由萝北县武装部统一组织。每年各单位民兵连长带一名骨干
去萝北县武装部集中训练两周,回场后把武装基千民兵集中到场部训练80小时左右。其它基干民兵
和普通民兵都在生产队利用早、晚业余时间或生产空隙时间进行训练,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60小时。
1969年3月,苏联侵犯我国领土珍宝岛后,十二团根据二师的命令,组建了战备值班分队和武装
营。并在全团开展了战备和军事训练。训练的主要对象是武装战士。训练的重点科目是“三打”、
“三防”,三打即: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三防即:防化学、防毒剂、防原子。还进行了战斗
勤务,夜间紧急集合,急行军、防空、防炮、传递、埋设地雷等训练。除本团训练外,还参加;师举
办的军事会操和训练考核,1975年在二师八二炮射击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团体第二名。
1972年1月,武装营战土进行了长途野营拉练。参加这次拉练的武装战士544人,其中男战士428
名,女战士116名,炮车6辆,马车4辆,历时7天,行程280公里。这一年全团共进行野营拉练481次
(包括各单位自行组织的短途拉练),参加人数达38,487人次,行程3,330公里。在野营拉练中,进
行了战时总动员、战略进攻、战术防御、快速野炊、战场救护、修理等科目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
成绩,受到了二师党委的表彰。
1981年改革民兵训练方式,由原来的分散训练改为集中训练。每期30天,每年训练六分之一,
6年轮训一次,训练后经考核验收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集中训练即避免重训和漏训现象,又保证
了训练时间,解决了教员教材不足问题。
1984年,兴办家庭农场后,为了既不影响生产又坚持训练,采取了半函授半集中的训练方法,
实行专职武装人员主编教材,打印成册发给每个参训者。理科函授占二分之一的时间,经考核后,满
分占总分的50%。野外训练时间占全训时间的二分之一,经考核后,满分占总分的50%。
1959年至1985年,共组织民兵训练62次、12,156人。其中:步兵训练25次、9,953人;炮兵
训练20次、1,785人;重机枪兵训练8次、197人;通讯兵训练9次、221人。
通过对民兵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提高了思想觉悟和军事技术,增强了对敌斗争观念。使
民兵在抗灾抢险、战备执勤、参军参战、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骨干和突击作用。
历年民兵训练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