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图书 1958年秋,设立图书室,配一名兼职图书员。当时图书的来源,大多是公费购置,少部分来自
职工自愿捐献的。1963年,除场部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外,一队也建立了图书室,全场藏书量达1,800册。
由于条件所限,基层图书室只办理借书,没有阅览室,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给职工业余活
动增添了新内容,使读书活动占领业余阵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部分图书被视为“封、资、修”的毒物,任意销毁或被拿走。1968年至
1972年,由于大批知识青年来场,为占领业余阵地,各连队和团部都建立了图书室或游艺室。
1979年农场工会恢复后,更加重视图书阅览工作。全场图书阅览活动非常活跃,除场图书室外,各
生产队普遍成立了图书室,仅6年时间,全场藏书量达8,326册,拥有各种报刊、杂志3,175份计139种
类。图书日借阅量达110余册,平均每天阅读人员达20人次。
历年图书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