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田水利
第五节 农田水利
场境内有一江三河一泡,地势低洼,每逢春秋汛期,都受洪水侵袭。1973年4月,凌洪暴
发,场内水深0.8—1米,已开垦的10余万亩土地,几乎全部受淹,损失价值80多万元的粮食和
物资。1974年一场伏汛,又淹了半个。场。这两次严重水患,使场党委认识到:要在普阳地区
站住脚,要开发这块土地,不搞农田水利是没有出路的。于是党委组织大量人员进行调查研究,
制定了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确定了一防、二排、三灌的方针。首先以防为主,坚定不移地常
年搞防洪治涝工程。
为了更有效地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场成立了水利办公室(1979~以后改称农建科),建了专
业水利队,工人162名,拥有推土机26台。1982年将第八生产队改为水利二队,负责全场防、
排,灌体系的桥、涵,闸、站配套工程及其它水工建筑。十五年来,修筑松花江防洪堤42.3公
里,回水堤77.7公里,挖排涝干渠132公里,总计完成土方1,541.11万立方米。另外还修建了
灌溉漫道25公里(31万立方米),灌溉能力12,000亩。架设桥涵3Q多座,临时排捞站4处。经过
十五个寒暑的不懈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全场堤内围地6l万亩,加上兄弟单位受益面积,堤防
保护总面积达130万亩,洪水浸害基本解决,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