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调整体制,精减职工

第一节 调整体制,精减职工



1963年,合江农垦局与牡丹江农垦局合并,组成东北农垦总局,农场直属其领导。
在调整中,陆续撤销四个分场,六个管区退回地方,实行场队两级管理,鸡队和猪队合并
为畜牧队,为加强科学试验和推广良种,把第二生产队改为良种站。
机关在调整中,撤销党委书记处,成立政治处;撤销组织部、宣传部、团委,设组织、宣
传、青年干事分理业务工作,保卫兼公安、民政、武装等职能。其他行政机构也紧缩编制,把
机关干部减至60入。为加强基层领导,党委决定部分机关干部下队代职,更好地发挥了机关的
领导职能作用。
在调整体制的同时,还精减了职工队伍。1962年全场有职工1,900人,耕地127,980亩,平
均每一职工担负耕地67.3亩。全场22级以上干部350人,调整中编余138人,下放基层担任领导
的13人,担任统计、会计、出纳,保管员35人,参加劳动的86人。到1964年5月,根据中央指
示,调出转业军官147人,编余干部得到合理安排。
精减工人的工作,自1962年3月开始,持续到1964年9月。在1963年以前,精简对象是1958
年以后来场的自流人员。经过公安机关的内查外调,先后遣返原籍2人,解雇20余人,下放120
余人(大都转入附近农村生产队,自谋生活),1964年的精简对象转为双职工中的女同志。党委
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动员自己的爱人退职。结果有135名女职工被精减,办理了退职手续。
她们中的大多数人是1959年来自山东的支边青年和转业官兵的随行家属。她们渡过了农场初创
时期的艰难岁月,曾为开荒建场出过力、流过汗。这次,她们为了分担国家的困难,退出了职
工队伍,其高尚风格是值得称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