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大搞“路线”分析

第二节 大搞“路线”分析



在所谓“路线分析”中,常常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1969年,五连党支部为解决基建材料不足的困难,搞了个“千坯运动”,号召全连干部战士,
利用业余时间,人人打砖坯1,000块。连长李忠山(原副场长)、指导员高大和亲自带头,很
快就完成了。年终总结时,在全团连长、指导员参加的路线分析会上,从分析五连“千坯运动”
的动机入手,认为这种做法不突出政治,是为生产而生产的单纯生产观点,是错误的,全盘
否定了自力更生的精神。
同年10月,团直单位总动员,去三连收割水稻。大家一早就下地收割,没有顾上“天天听”
(每天早上收听中央台“新闻联播”)。路线分析时被说成是“忽视政治的错误倾向”,于是,
基层干部叫苦说:“左有坑(倾),右有坑(倾),不偏不倚路难行。”有的说:“动机不明确,
成绩越大,方向越偏,错误越重。”
另一方面,一些违背生产规律的“大兵团作战”、“小镰刀战胜机械化”等错误作法,却
畅通无阻,大力推行。为了报捷,五连一次麦收大会战,冒着大雨“抢收”,顶着星星“苦干”,
结果麦子割倒了,也浪费得差不多了。许多麦捆被踩进泥水里,工人们痛心,而广播里却
说“炼了红心”。
“生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谁违背了就教训谁。1969年粮豆播种面积比1968年多2,
300亩,粮豆总产却比1968年减少518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