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章 蒲鸭河畔第一犁

第三章 蒲鸭河畔第一犁


1970年10月6日,团下令成立开荒指挥部,并由各连抽调一个机组人员,组成开荒队,先
行到蒲鸭河地区开荒。副团长王志学任总指挥,原农业科科长

任政治指导员。机务人员70人,后勤人员10余人。团党委要求在封冻前开荒9,000亩,为来年
建点奠定基础。
开荒队8日抵鹤岗,接受兵团2师调拨的10台拖拉机,加上由汤原运来的4台,于9日下午进
点;师部队各团调拨的农具也陆续到达。开荒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组装农机具的战斗。
10日,蒲鸭河开荒建点的第一犁入土了。
这一天,队员们早早就起来了。头天刚飘落过零星小雪,加上浓重的晨霜,辽阔无边的荒
原,银光闪烁,更加斑斓可爱。比起汤原狭窄的岗地,这里宽广和豁达。指挥部的吴仁达、齐
汉祥、梁宝生扛着标杆,举着小红旗,在傲来河南侧选定了基点,队长李清亲自树标杆,孙大
刚驾驶着一台崭新的东方红机车,在标杆和红旗引导下,划破荒原,打下一道笔直的堑,长达
5,000余公尺。接着,第二道,第三道……11日,14台机车全部投入作业。
11月初,团长吕全盛,政委魏兆辉亲临前线,慰问和勉励开荒队员。
11月11日,大地封冻,作业停止。在艰苦奋战的一个月中,队员们百分之百出勤,开荒1.8
万亩,还用重耙耙了2,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