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计划管理,开源节流

第二节 计划管理,开源节流



农场实行财务包干后,主要采用计划管理、开源节流来搞活经济。对生产队不实行财务包
干,而是通过计划来节制和调整。生产队都进行独立经济核算,但无产品处理权和经济支付权。
计划能保证其生产活动,又能促进其积极回收。近两年来,随着经济情况的逐步好转,货币
周转率有所提高,以年度计算,一般能保持在1.2次左右,
计划管理促进了场领导和机关的经济责任心,也提高了群众当家理财的觉悟。各级领导和
群众花钱不再是“花了算”,而是“算着花”。每年秋后,在估算当年经营成果,大致理清财
务收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财力、物力拟定来年计划。场长主持计划会议,详细介绍财政情
况,由各部门讨论和提出计划指数。场计划部门集中意见,进行分析比较,拟定计划草案,提
交党委常委会讨论落实。
计划实施过程中,场长定期召开办公会议较多。生产队除有简易晒麦棚,机车零件库外,
种子、粮食、化肥,农药等均无专门仓库,常年堆积室外,散失、浪费严重,直接影响经济效
益。随着职工子女的成长,住房问题日益紧张,提高科技人员和老干部的住房标准,增设必要
的福利设施都成了迫切问题。
场党委认识到这些矛盾的存在。但既不能把已开垦的土地扔下不种,也不能伸手向国家要
钱,用贷款来安排较好的生活。党委一再向干部、群众说明情况,交待“底子”,号召大家保
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争取两三年内经济上有较快好转,再逐步扩大基建投资,弥补“欠
债”。广大群众十分体谅国家的困难,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国人
民的美德,我们应该为国家分担困难。搞好生产,发展生产,是改善生活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