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企业整顿

第四节 企业整顿



1983年12月19日至1984年5月底,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农场进行了全面整顿。整顿的主
要内容是;经营承包责任制、试办家庭农场和劳动组织、纪律的整顿,班子整顿和机构改革;
财经管理整顿和规章制度的建立。
经营承包责任制。在1983年推行浮动工资的基础上,对各个行业实行以产量工资为主,积
极推行各种形式的个人和家庭承包,试办家庭农场。由原来的浮动工资为主,变为以产量工资
为主,原来的几个包车组和一部分农工组成的大组,改为机组.单车,以户承包。
随着新的责任制的不断落实,针对承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组织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积极响应中央勤劳致富的号召,二、放宽政策,使工人得到较多
实惠。如采取亩上缴费用15元,超分配部分4:6分成。照顾老军士、老垦荒,保留他们的基
本工资超过50元以上的部分,三、组织3名职工代表逐队检查,纠正了利用职权在承包中谋私
的不正之风。
基层的组织整顿,主要是把对党员教育做为整顿的重点,提高对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
策的自觉性,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全场各基层组织,在整顿期间,本着边整边改的精神,解决
各种问题115个。20队党支部书记主动交回占用公家用的皮大衣,补交了大儿子私用公家红砖
的砖款。修理厂纠正了厂长个人说了算的问题,重新建立起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加强了支
部,党员的作用。
建场以来,虽然领导体制和机构几经变动,但长期存在着党政不分、年龄老化,文化偏低,
机构臃肿,职责不明、统得太死,办事效率低的弊端。为此,场党委下决心进行整顿。
首先,配备干部时,注意把坚持原则,有组织能力、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而又年
富力强的人选配到关键岗位上来。场领导8人,平均年龄41.8岁,大专毕业3人,占37.5%,中
专(高中)4人,占50%,高小1人,占12.5%。科室领导干部41人,平均年龄43.6岁,比整顿前降
低4.9岁,大专文化4人,占9.8%,中专(高中)13人,占31.7%,初中22人,占53.6%,小学2人,
占4.9%。
其次,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对来自基层的80多条意见认真对照检查,妥善处理,制定整改措
施。
通过整改,严肃了财经纪律。这次共查出违纪635起,金额227万元,处理559起,金额224
万元(其中基建超支列入生产成本197万元)。对14队会计刘喜成贪污257.42元一案,向全场发了
通报,免去其会计职务,追回全部赃款。1982年,13队虚报年终利润11.8万元,冒领奖金23,306
元,对此,除责成党支部在党委工作会议上作检查外.干部所得奖金全部退回,职工所得奖金分
期退回,并撤销1982年度对集体和干部个人的奖励,通报全场批评。查出的违纪问题,主要原
因是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为此,农场重新制定和颁发了集中财权、产品处理、物资管理、流
动资金管理、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经营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