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技术革新和抗灾抢收

第五节 技术革新和抗灾抢收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机械技术状态比较落后,农机具不配套。拖拉机手们在实践中逐
步熟悉了机械的技术性能,一方面积极改进操作方法,充条发挥机械效能,一方面积极设法改
进一些装置,从节能、高效、改善劳。件分等方面做了大量革新工作,模范拖拉机手李风海,
曾被誉为革新能手动他和同志们一道,先后完成改进机油过滤、安装绞盘犁等20多项革新。
1981年,农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麦收期间,连续阴雨32天,大地饱和,80%的地号有明
水,机械收割被迫停止。当时,全场收获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54%。面对严重灾情,场党委号
召“抗灾抢收,生产自救”。各队机务战士积极响应,改装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很多退离机
务战线的“老机务”也献计献策。15队机务技术员窦金海,带领同志们连续奋战三昼夜,改装
防陷拖拉机五台,号称“水上漂”的联合收割机两台,一台自走收割机改成偏牵引,用两台防
陷车拽一台收割机,在明水20公分,下陷50公分的情况下,抢收成功,单车日割近百亩。全场
在短时间内改装拖拉机77台,其中改成“水上漂”8台,20天组织两次会战,收割小麦27,360
亩,收粮400余万斤。余下的小麦,直到大地封冻后才收回。
在抗灾抢收中,七个车组荣立集体三等功。受管局表扬的优秀车组,有:14队512——5号;
15队512——6号115队东风——37号,16队东风——33号。15队东风——37号车长秦福祥,
被总局授予特等抗灾模范称号,15队机务技术员窦金海被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