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畜牧队伍的建设

第二节 畜牧队伍的建设




一、专业工人
建场初期,在王震部长授意下,派出刘汉祥、张俊德等10人赴哈尔滨香坊农场学习养猪技
术和防疫知识。场长贺长春,亲自到汤原招贤,聘用了右多年养鸡经验的“土专家”宋维贤和
六七名大车老板。1957年,密山铁道兵农垦局从牡丹江市种马场畜牧学校调入一批男女毕业生,
使畜牧队有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朝气蓬勃的工人队伍。1959年改为畜牧场,畜牧队伍随
之扩大,一支山东支边青年进入畜牧工人的行列,六十年代后期,又增添一批城市知识青年。
知青返城后,人员由职工子弟补充。
畜牧工人的技术培训。1957年主要依靠外出学习。1957午后,一些大专院校分配来的专业
人员充任师资,先后举办了饲养员学习班、防疫员学习班、绵羊人工授精学习班等,逐步提高
了工人的技术水平。一些“老畜牧”,经过培训和实际锻炼,有的成为骨干,有的充任基层领
导或技术员,有的成为防疫和饲养能手。他们艰苦创业,甘当无名英雄。许多城市知识青年,
热爱畜牧事业,不怕脏,不怕苦,于一行,钻一行,发挥其聪明才智,做出了优异成绩。
更可贵的是,在这支畜牧队伍中,出现了“舍身拦惊马”的大车驭手于春,为保护羊群而
献身的王泉孝。他们的崇高品质,勇于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为全体畜牧工人树立了榜样,
是畜牧工人的骄傲。
二,技术人员
畜牧兽医技术队伍,为三部分人组成。大专院校毕业生、老技师、老兽医15人,现有两名,
经考核,由防疫员晋升为技术员的11名,现留9名,自培、代培,从外单位调入的防疫员30多
名,现留8名。这三部分人互相配合,以老带新,取长补短,勤奋工作,钻研业务,为农场畜
禽生产和防疫工作做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畜牧业几上几下,技术人员不能安排工作,除改行者外,部分人先后调离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