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劳动力的管理

第三节 劳动力的管理




一、制定法规
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对农场实际情况作了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定编定员计
划和劳动管理办法》,1981年3月正式颁发执行。这是农场劳动工资管理的综合文件,它以定
员定编和工资核定为基础,规定了超编人员的处理,临时工的使用范围,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场内外职工的调动原则,职工子女就业分配的政策,对年老体弱职工按规定办理退休的要求以
及有关工资支付中一些具体问题的管理办法。这样,就使劳动工资工作,在统一的政策指导下
开展活动,从而避免了过去那种大量的生产人员向非生产人员流动,生产队人员向场直地区流
动,场外人员向场内流动的现象。在劳动力的使用上,也因有了工资指标的控制,各单位在考
虑生产的同时都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人力,做到人尽其用,使临时工指标逐年下降。在子女分
配上,由于坚持技术工种要经过文化考试择优录用,对保证工人质量,端正党风,都起到了极
好的作用,受到全场职工好评。
二、生产责任制
1981年根据上级指示,全场实行了专业承包,分业核算,定额计分,以分计奖的生产责任
制。按生产、经济指标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具体责任。对车组,实行定人员、
定任务、定费用和按不同车况定标准亩费用的责任制办法。规定,一类车,每年完成一个标
准亩核定费用0.91元,二类车,核定费用0.93元,三类车,核定费用0,95元。牵引联合收割机,
每年完成一个作业亩核定1.95元。自走联合收割机,每年完成一个作业亩核定2.10元。胶轮
拖拉机(如铁牛55),按车公里核定费用,保养间按工时核定收入。费用包干后,节约部分奖给
8%,超过部分减半受罚,每阶段兑现一半,年终结算。
对农工班组,实行短期包工,定额计分,以分计奖。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活动,按阶段作业
计划层层落实任务,提出质量要求,经验收后记分。
对干部、会计,统计、保管员、炊事员,保育员、卫生员、代销员等,能以经济指标考核
的都以经济指标为主要考核内容,并附加其它条件,无经济指标考核的则按职责范围规定岗位
责任制。
这种责任制建立后,对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特别是在全场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以后,职工们都以旺盛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在条件极端恶
劣的情况下抗灾抢收,实现了场党委大灾之年仍要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充分显示了责任制的
巨大威力。
这一年,选择14队做“浮动工资”试点,具体做法是:以37元为杠,个人标准工资超过37
元以上的部分给予保留,按月薪日记办法发给。37元以下的部分,以20%(每月7.4元)作为责任
工资,随年终经营成果浮动。年终,如不亏损,场返回给队,队按工分分给个人,如发生亏损,
则以计划利润为准,按相应比例扣减,最多扣完全部责任工资为止。37元的80%作为平时的作业
工资,随完成定额多少浮动。作业工资一律打乱,按分计酬。生产队除小学教师外,其余人是
一律实行。经过试行,使14队的面貌有很大改变。这一年,该队生产粮豆280万斤,比1980年增
长7%,平均亩产165斤,比1980年增长7%,盈利12万元,为1980年的十倍。按照规定,可提取年
终奖金19,260元,平均每个职工得奖金173元。这是该队第一次得奖。
1982年,全场农业生产队主要实行浮动工资加奖励的办法。6队、猪场、牛场、畜牧站、食
品厂则实行自负盈亏;各工副业单位,分别实行以收定支、费用包干、节余提成等办法。1983
年,增加12队实行自负盈亏,4队、13队实行联产计酬试点,5队、16队实行产量工资加奖励和
以收定支利润分成。
上述责任制办法的实行,进一步调动了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较前大为提高。
1982年、1983年,全场农业盈利分别为253.7万元和501万元;工副业盈利分别为56.1万元和
33.6万元。全场职工,人均获奖金160元,其中4队职工人均得奖金800元。
1984年,全场生产队除4队实行固定上缴,其余归己的大包干办法和6队试办职工家庭农场
外,其余生产队实行产量工资,工副业单位仍实行上年的责任制办法。
产量工资的基本作法是:以机务人员为主,按人均耕地350亩的定员标准,组成粮豆生产
承包组。多余劳力,每人分给30亩地,单独核算,固定上缴,自负盈亏。实行产量工资的承包
组,以40元为杠,个人基本工资超过40元以上的部分,给予保留,按出勤发给。40元以内部分,
平时按出勤一天,予借1.25元生活费。年终,农场对承包组按每吨粮豆以混合价16.8元付给产
量工资。承包组内部则按工分分配。
产量工资较浮动工资又进了一步。它以产量多少作为报酬的依据,更加直接地把经营成果
同职工的收入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调动职工关心经营成果的积极性。l984年,在“春不让
种,夏不让管,秋不让收”的严重灾害下,农业仍盈利248万元。全场42个粮豆承包组,超分
配的有40个,人均超分配313元3承包组挂账的2个,职工31人,挂账金额3,383元。
6队试办的四个联合经营家庭农场,一个盈利1,000元,三个亏损挂账3.7万元。挂账的主
要原因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春天种地少,秋天收成不好。
1985年,除11队仍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外,其它生产队全部办家庭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