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基建队

第二节 基建队



基建队,始建于1958年春。当时,场部在大营,有现成的营房,生产队是盖“拉哈辫”苫
草的简易房舍,农闲时依靠本队力量建造。基建队,实际上没有“基建任务”。工作重点是,
维修道路、桥涵。还参加过修汤鹤铁路的复线工程。
1964年,与制材厂合并,只留一个基建排,主要任务是下队承建晒场、修理间、种子库,
门窗由制材厂木工车间预制,房架由厂发料,直接在工地并装。土石和其他材料,一般由生产
队自筹。兵团组建后的两年多时间,为五个新建连队完成10,000平方米的基建任务,另外还建
造4,000余平方米的两座战备粮库。
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组织了技术练兵活动,培养了一批新的技术力量。
1971年,新建的九连改为基建连,原制材厂的基建排并入,专门从事房屋建造。1973年,
建成956平方米的招待所(现场部)和500平方米的大食堂。接着,又投入修理厂的大修车间和翻
砂车间的建造,这两个车间高度均在10米左右。此外,还建造了两座高28—30米的大烟囱。这
些较大工程的施I,使整个基建队伍中的大批青年工人得到锻炼和提高,瓦工,木工、架子I、
钢筋工、粉刷工、油漆工等专业性工种建立起来了。但当时设备简陋,没有机械设备,可是每
年完成基建面积竟达10,000平方米,到1974年共完成40,000多平方米。
1974年,调拨了两台小型车,自己制造了一台砂浆搅拌机和一台卷扬机,减轻了部分体力
劳动。在房建方面,作了多种类型的试验。1975年,试建8栋砖拱式屋顶,节约大批木材。1977
年,又试建一栋单砖拱式屋顶房,并在建造面粉成品库、汽车库时,试用了预制件房顶。
1976年9月,动工兴建“职工俱乐部”,工程设计为1,552平方米,高12米(三层楼房式),
内设座席1,300个,于1977年秋竣工。这是基建队承建最复杂、最精细的工程。门面和内厅均
用水刷石和水磨石,质量良好。接着,又承建一座2,300平方米,最高点为22.8米的面粉加工
大楼,主楼六层、库房附属建筑两层。这项工程,从破土到竣工,仅用四个半月的时间,质量
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另外,还修建两座圆筒形的原粮库,可贮粮2,000吨。
1978年——1979年,知识青年大批返城,基建队刚培训成形的基本骨干几乎走光,技术力
量青黄不接,一度影响了基建进度和质量。1980年,吸收了部分职工子女,但技术力量仍比不
上七十年代末期的水平。
为节约木料,加快建筑进度,1980年开始筹建预制件厂,总投资50万元。1983年建成投产,
年生产预制板3,000立方米,基本能满足房建的需要。1980年,购置“黄河”吊车一辆、推土机
一台、汽车一台,小型车一辆,机械化程度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