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渔业 1957年春,建打渔队。有张网一具。在松花江捕捞。大鱼食用,小鱼供畜牧队喂鸡,不计
成本。
1958年,渔队扩大,张网增至四具,在松花江上设两个网埠。1959年,又织大捕网一具,
投资万余元,渔船增至七只。年产鲜鱼平均10吨左右。1961年,捕获一条300余斤的大鳇鱼。
捕到的鱼有:鲤、鲢、鲶、青、草、胖头,刀子、鳊花、鲫鱼。秋季,下滚钩可捕大马哈鱼。
由于松花江水质污染日益严重,鱼群减少,渔队连年亏损。当时,渔队归工副业生产办公室领
导,常把酒厂的盈余用以填补其亏空。1964年,渔队解散。网具、船只均折价转让给当地的东
江大队。
迁普阳后,鉴于蒲鸭河与松花江渔业资源丰富,5队、3队等沿江生产队,先后组成渔业小
组。1974年,15团(现宝泉岭农场)设在松花江航标283附近的打渔队划归场领导,改建为9连,
以农业为主,下辖一个渔业分队专司捕捞。
蒲鸭河在丰水年份盛产鲫鱼。1973年曾创一片挂网一次收鱼近百斤的记录。有的小张网一
次收鱼200余斤。
场境内泡泽众多,水源丰富,但养鱼尚未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