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纪检

第五节 纪检



1961年3月,农场成立党的监察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解体。1969——1979年,
纪检工作由组织部门负责。1980年2月,成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历任书记李绵清、张靖宇、
周军岳,副书记李福群、宾子功、高大和、郭文志。现任书记李国安,副书记孙开阳。
纪委成立后,首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通读
的基础上,把《准则》分章分节列入党课,联系实际进行教育,对提高广大党员遵纪守法的自
觉性,促进党风的好转,起了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狠抓了党内违纪案件的查处,使违犯党
规党法的人受到应有的处罚,打击了歪风,树立了正气。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准则》,促进党风好转,1981年初,场党委针对当时农场表现突出的
不正之风,制定了八条,1982年2月修改充实为九条“小立法”。一、严禁违犯财经纪律任意
批钱批物,二、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在招待外来人员或机关干部下队时,要按标准进餐并付
费,三、严禁利用职权谋私利。在子女、亲属上学、就业、工作安排、晋级等方面,要与其他
职工子女、亲属一视同仁,不得谋求特殊照顾,四、严禁私自处理农副产品及其它物资,五、
严禁收礼受贿,婚、丧、节、庆不准大操大办,六,严禁乱用车辆。外出时,如有顺路车,尽
量不派专车。私人用车要收费;七、严禁主观武断,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八、
要过好家庭关,教育家属子女遵纪守法,不搞特殊化,九,克服官僚主义作风,讲求工作实效。
1984年1月,纪委制定了《党风责任制试行方案》。从四个方面做了规定:一是党风责任
制总的原则,二是考核标准,三是考核办法,四是奖惩办法。各党支部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
了切实可行的责任制。
1981年以来,场党委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交心会,党支部每月一次交心会,党委每年年终
进行一次小整风,支部每半年进行一次小整风。小整风的内容,主要解决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
制、不团结、官僚主义、特殊化等方面的问题。
几年来,反复进行党风、党纪教育,贯彻《准则》,开交心会,小整风,以及建立党风责
任制,全场党风进一步好转。
第一,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问题基本解决。克服了“自由化”倾向。绝大多数党
员干部能够积极维护党的现行政策,以满腔热忱投身于各项改革中去。
第二,广大党员干部反对资本主义思想腐蚀的能力普遍增强。1981年以前,侵占公物,收
受贿赂,贪污盗用,私设金库等问题比较严重。近年来,不仅很少发生,而且反腐蚀的事例越
来越多。如一个外地推销人员与物资科长宋文仁洽谈业务时,随手塞给老宋一个红纸包。当时,
他意识到里面肯定是钱,便当场拒绝。桦川县一个公社想让11队多买他们的红砖,给队长和支
书各送一个红包,两人当即拒收。来人临走时,趁他们不注意,又把红包塞到队部墙上的大镜
子后面。他们发现后,即派人把红包送回。
第三,领导干部特殊化的几个方面有了转变。在人事安排方面,坚持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和
集体研究决定的制度。领导干部子女与职工子女同样安排。1983年场里安置一批新职工,其中
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子女8人,全分到生产队,没有一个特殊照顾的。不用公款吃喝。场领导从
自身做起;陪客时从自己家里带酒带烟陪客,尽量按标准就餐,超支部分自己掏腰包。1983年,
场领导自己出钱补偿超支招待费500多元。场级领导,无论调进调出,都不设宴迎送。1984年5
月初,原党委副书记李绵清同志调动时,机关的部分同志凑八、九元钱买的烟、糖、茶表示欢
送的心意。在纠正动用公款吃喝的同时,使以前比较愿意吃请的基层干部受到触动,有了转变。
第四、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越来越好。几次党风检查发现,广大党员在遵纪守法,维
护公共利益及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越来越好。许多同志,在难以分清的公私界线中能够
坚持做到克己奉公,把公共利益摆在第一位。5队堤防员、老党员刘玉平同志的侄子,在堤坝
外围50米以内的地方割一些杂草、柳条等,老刘认为这是违反场里有关规定的行为,自己是老
党员,不能掩盖侄子的错误,便及时向组织上如实作了汇报。他的侄子被罚款10元。11队共产
党员、老干部韩恒福同志,不但工作勤勤恳恳,而且能够积极维护领导工作。1983年春天,他
的儿子丢失一个所经管的充电机,价值300多元。他认为,是自己的儿子责任心不强造成了损
失。他认真地协助领导做儿子的思想工作,使之主动进行了检查,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并
按连队有关规定赔偿损失105元。
在党风日趋好转的同时,个别单位及少数党员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979年以来,处理各
种违纪案件16起,其中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的5起,工作失职的4起,受贿的1起,违犯财经纪
律的1起,一般违纪案件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