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预备役登记与征兵
第二节 预备役登记与征兵
武装部成立后,第一件事是进行预备役登记。建场初期的人员构成中,绝大多数来自武汉、
兰州军区和铁道兵的转业官兵,武装部对他们逐个登记、编号,专门立案存档,一但国家需要
就挥戈上阵,重返战场。当时,进行登记的预备役军人有1,800多名(其中预备役军官1,300名)。
这些同志,一部分被国家调干时调离,余者,因年事已高,早已退出预备役。
“文化大革命”中,预备役制度和其它规章制度一样被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
1981年10月重新恢复,对全场35岁以下的242名退伍军人进行了预备役登记。
征集兵员,是武装部成立以来完成得较好的一项工作。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每年都有
很多不能如愿的青年为此闹情绪。这对选好兵、送好兵是一个极其有利的条件。1959年至1985
年,全场共征集兵员165人,从未退回过一人。其中,有27名在部队提干,有的还担负团职重
任,不少人入了党,立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