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职业教育
第四节 职业教育
场的职业教育,长期无专门学校。职工的专业培训,均由业务部门组织短期轮训,大都在
冬闲时进行。
在校学生的职业教育,1966年前只在中学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1969年至1976年,
一面批“双轨制教学”,一面又以干代学。1975年搞三个“专业班”:一个文艺班,学习舞蹈
基本动作和简单的乐器知识;一个畜牧班,一个农机班,整天在2连跟班作业,劳动时间占50%
以上,学业全荒芜了。这种专业班学生成了“读书无用论”的牺牲品。
为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1980年农场开办职业高中,设农机,农业,财会等课程,学制三
年。毕业生择优录取,由场分配工作。1981年,又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120名,学制一年。
农场根据上级指示,作出了不经过职业高中毕业,不予分配工作。农机班主要学习农业机械知
识,包括机械原理,构造、使用及保养,由农机科调配专业教师。综合班学习农业,财会,卫
生护理知识。学校有理化实验室,一个实习场,链轨拖拉机两台,轮式拖拉机一台,农机具两
套,价值三万多元。学生在课堂接受理论知识,在实验过程中从事实践,因此,学得比较扎实。
四年来,毕业学生324名,分配在农场各条战线,逐渐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