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职工教育

第五节 职工教育



职工业余教育以提高文化为主。1959年至1961年,以党委宣传郎和工会为主,成立了业余
文化教育委员会,各基层单位配专职文化教员,主要任务是扫盲。业余学校(以生产队为单位),
一般设高低两个班,低班扫盲,高班学语文,算术,要求达到高小水平。教师除专职教员外,
还聘请职工中文化较高的同志担任兼职教员或辅导员。老作家丁玲、陈明曾在畜牧队和2队任
专职教员。他俩教学认真,平易近人,师生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丁玲所在的畜牧队,因成绩
突出,被评为扫盲先进单位,受到农场党委的嘉奖。
1980年,职工教育由工会负责。场直机关业余学校有学生50余人,分小、中学两个班。小
学复习学过的小学课目,中学严格按大纲和要求,两年初中毕业,参加统一考试,成绩及格,
发给初中毕业证书。
1982年4月,场成立职教管委会,场长杨会双任主任,副场长张靖宇和工会主席常裕德任
副主任,李伯凡任办公室副主任。1968年——1980年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要进行文化和技术
补课。生产队的业余教育,在农闲时进行,师资缺乏,条件较差,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经过5次统考,959人重新领到初中合格证书,占应考职工总数的39%。

           大专毕业及中教五级以上教师名单




        1977年——1984年考入大专院校学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