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58年

1958年



3月归合江农垦局建制,更名为汤原农场。
4月29日15军1,200余名排以上干部转业来场。王文(师炮兵参谋长)张衍孝(团参谋长)等五
位同志留机关,其余全部到生产队当农工。个别同志担任生产队长、支部书记。建立第4、5、
6、7生产队。
6月贺长春率领150余名转业干部,到依兰县境内建立依兰农场。
7月3日著名作家丁玲、陈明戴右派帽子下放来场,在畜牧队,2队劳动。
8月农场子弟小学校建立,学生40余名;
成立筑路队(200余人),参加修筑汤鹤复线半截河,新华段铁路。1959年3月完成任务。
党委书记杜正坤调离,程远哲接任。
10月召开第一届党代会。
机关增设作业、基建、工副业股。党委设组织、宣传、保卫股。保卫股对外为派出所。
建立酒厂、米厂、油厂,糖厂、食品厂和木材厂等工副业生产加工系统,还成立了打鱼排,
归工副业股领导。工副业成立党总支,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抽调300余名同志组织三个伐木队,赴双鸭山大叶沟伐木。
11月以农场为主,与汤原具合办农业大学。汤原县委书记潘继尧任校长,王文任副校长。
学员120名,其中汤原县30名。设农机、农学、畜牧三个专业。1959年10月与宝泉岭技校合并。
本年粮豆总产303万斤,亏损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