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创业精神在普阳发扬光大
(六)创业精神在普阳发扬光大
58年刚下来那个时候,我们俩人是很有点雄心壮志的。为什么呢?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来,
从头革命,从零做起(丁玲:从负做起。),那是后来。开始我们认为是从零做起,后来,在当
时,有的人认为我们对党、对人民是负了债的,所以要从负做起。
我们来到汤原的时候,我们很感谢周围的同志们,我们是一辈子也不会忘的。无论是男的
女的,老的少的,还是转业的,没有人歧视我们。尤其是上甘岭下来的15军的同志们,英雄部
队的英雄战士,不但不歧视我们,而且用他们优秀的行动教育我们。
记得第一次割麦子,我不会割,一把抓不住几根。同志们说,你不会割,就别割了,去捆
麦子吧。周围的同志对我很照顾,从来没有人说我的坏话。上边有人来问,大家都说老陈劳动
态度很好。在汤原有几件记忆很深的事情:1958年冬天去修铁路,我也去了。那时候老丁是个
大右派。但是我们排的何富友同志,对我家很照顾。把我家的炉子修得好好的,过冬的莱也全
弄好送到家里。我在工地上,每到星期五,同志们就让我打夜班,这样,星期六休息,就可以
早一点回家,和老伴团圆团圆。有的同志叫去修路时讲怪话,但工作时干劲最大的就是这些同
志。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今天早上听张靖宇介绍和吕书记讲汤原的同志到普阳来建设,艰苦创业,非常高兴。昨天,
郭硕基同志讲,当年一块从部队来的,这些同志没有给部队丢脸。我说,不仅没有丢脸,而且
给部队增加了新的光荣。你们从兴安岭下又来到松花江畔,从汤原来到普阳。在汤原,同志们
都已经安家立业了,有房子,有园田地,生活过得很安定,习惯了。同志们一下子到这地方来,
又一次平地起家。在短短的时间里,把普阳农场建设到这种规模,如果没有一点毛泽东思想,
没有一点革命精神,这个局面是创造不出来的。我58年看到的那种创业精神今天在这里发扬光
大了。
这之前,同志们说到普阳看看吧。我们是要来看看的,来看看老同志,看看老同志新的战
斗精神。虽然我们没有机会和同志们一起创业了,但我们是可以向你们学习这种精神的。我们
来这儿一看,很受感动。看到58年的创业精神在发扬光大。短短几年中,在一片荒原上建成颇
具规模的农场,的确是很不简单的。
同志们称丁玲为老丁,叫我陈明同志,我还不老。58年来是当小学生,这次来还是当小学
生。值得高兴的是,“文化大革命”这一关总算过来了。同志们遭难的时候,我们也遭难。你
们的情况我们多少知道一点。有些事当时我们也不敢打听。这一次见到大家都很健康,都很好,
心里很高兴。当然,也有的同志不在了。象老宫书记,郭副场长。68年我们还见了面,那个时
候见到还很亲热。这次很遗憾,见不到了,我们心里很难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给我们平了反,恢复了工作。平反后,老丁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
《杜晚香》。为什么要写《杜晚香》?因为北大荒的人民哺育了她,教育了她,她对北大荒有深
厚的感情。所以她写了《杜晚香》。献给北大荒的人民。
我原来就沾了她(指丁玲)的“光”,同志们也有沾了“光”的嘛!“丁玲地下俱乐部”嘛!
凭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心,我们是一同生活过来了。我相信,在座的也全没包袱了。
我相信大家会轻装前进,在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团结一致,把普阳建设得更好。
(1981年7月19日晚陈明在场部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