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农机标准化管理

第三节 农机标准化管理


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机具转让后,各家各户将机具全部拉回自己家中,停放场闲置起
来了。1986年5月,农场组织全场38个生产队机务副队长分成四个组,进行了办家庭农场以来
的第一次全场性机务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三库一场”的管理与机车保养,共六项百分
考核指标,逐队逐项检查评议。历时三天的检查,评议出甲级链轨车的有38台;甲级轮式车有
19台评议出机车使用保养好的有12个单位。被评为春季机务大检查标兵车有11个单位14台机车。
评选出单项最佳单位29个。
通过这次机务大检查,为进一步抓好机务管理取得了好的经验。
一、农机具技术保养、维修
为了加强农机具保养和促进常年维修措施的落实,从1986年起明确了生产队机务副队长
的职责,同时规定每台机车和农具每年交纳保养维修基金250——500元。经检查验收当年完
成保养、维修任务的家庭农场,维修基金全部返还。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农机具保养维修
水平不断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主要动力机械按时、按号、按项、按要求进行保养,
使机车保证“五净”、“四不漏”、“六封闭”、“一完好”(油净、水净、空气净、工具净、
机器净;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封闭主燃油箱加注口、副机燃油加注口、机油
加注口、机油尺孔、气化器、磁电机;技术状态完好),动力机械功率达到95%,耗油不高于
定额耗油率5%,机车完好率普遍达到90%以上。到1995年,各生产队作业机车普遍达到“六
不、三灵活、一完好”(即不松动、不旷动、不变形、不缺件、不锈蚀、不钝刃;转动灵活、
操纵灵活、传动灵活;农具技术状态完好)。为了使田间作业标准化,1990年配备五铧犁合
墒器193台,并从1990年后对五铧犁进行样板检查、修理。当年对家庭农场五铧犁校对修理
165台,1991年修理校对45台,使全场五铧犁达到标准的技术状态。未进行样板检查的五铧
犁不予验收,不准参加作业。农具坚持常年修理制度。常年维修达到 70%。播种、整地机械
检修合格率达90%以上。
为解决拖拉机大修理问题,农场于1986年提出机械户家庭农场按规定提取大修理基金制度。
大修理基金提取的标准是按耗主燃油以公斤为计算单位,链轨拖拉机0.20元,轮式拖拉机0.26
元,自走收割机0.60元,牵引收割机0.30元。1987年又提高提取标准,链轨车0.50元,轮式车
0.70元,收割机1.00元。此项基金的提取,由生产队会计专户储存,农场不搞平调,存款按规
定利率给予计息。 1989年收缴大修理统筹基金。按年度计算,链轨车收700元,大中轮式拖拉
机收400元,三年一循环。凡进厂大修理的链轨拖拉机,给予补贴2000元,1994年增至3000元。
上述政策出台后,使机车大修理资金得到了必要的补充。
二、田间作业标准化
机具合理配套和编组。1985年机具转让时,有的农具配套转让,有的单台转让,出现了大
马拉小车,单台播种机作业的问题,从 1986年开始,农场鼓励和扶持拖拉机农具配套作业,
联合协作体形式配套编组,即以拖拉机为主和收割机、轮式拖拉机先联合配套,在此基础上为
本协作体内部10—15户手工户代耕作业。对农具编组规模提出严格要求,播种机、双列耙、镇
压器不得少于2台,坚决杜绝单机、单具作业现象。到1993年已全部实现了机具合理配套编组。
建立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从1990年开始,39个农牧生产队都成立了机械作业质量验收
小组,经检查验收达到标准者发给验收单,生产队会计凭验收单结算费用,同时收费可在原基
础上上浮5——10%;对验收达不到标准者其收费下浮10——20%,情节严重者给予赔偿损失
和罚款。
三、机务区建设
农业机械集中管理是农机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因素,是农机四项基础建设的核心。
1986年初,全场农机具集中停放有6个生产队。根据管局下发农机“四项基础”建设的标
准和要求,结合农场实际情况,制订了集中停放的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机务部门下队进行检
查指导,搞好机具集中停放工作。通过半年的工作,全场37个农牧生产队除34队有问题外,其
余36个生产队全部集中停放。对于基础建设所需经费农场采取场、队投资办法,有偿使用。
1991年开始,生产队每年从队收队支中提取20%作为机务区建设经费。到1994年全场停放场全
部实现围墙化。
1995年末,全场生产队有砖瓦结构保养间35幢,总面积为3230平方米;油料库30幢,总面
积为1280平方米;停放场内建有单车小库总面积为4376平方米。“三库一场”都建立档案卡片,
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为了使农机集中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机务科在总结前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于
1991年制定了“关于农业机械集中管理规定”,规定提出,无论农场转卖或自购农业机具一律
集中停放,统一管理,不得擅自停放其它场所,各项机具按要求分类摆放涂油垫起。到 1995年
末,达标生产队农机具集中停放率达到100%。
为了加强生产队“四项基础”建设,1990年农机科用统筹资金在修理厂制作水泥播种机地
座400个,联结器大轮座100个,拖拉机六封闭布套1000个以及停放台架等,总投资5万元,进
一步提高了农机具停放标准。1992年为解决集中停放烧水问题,在修理厂加工大水壶30个,
1993年又加工5个,全部发到生产队。到1995年末,有15个生产队的停放场内修建了东方红
拖拉机停放台。
全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