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机务队伍及培训

第六节 机务队伍及培训


1985年改革后,家庭农场拖拉机驾驶员配备不足,一些老驾驶员接近退休,机务队伍
新老交替,出现“一人多机”、“父子车”、“夫妻车”的局面。1988年后农场加强了生产队
农机工作的领导力量,配备一名懂业务、懂技术的专职机务副队长,并明确职责,认真执行
《机务规章及规程》、《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章》,参与制订并组织实施技术保养、
修理、新技术推广及农机具更新计划;组织机械作业,检查作业质量;组织实施机务区规划建
设;协助农机监理所核发、换发、补发农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牌证工作;组织学习
岗位练兵,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1990年农场下发《农机管理工作要点》,要求生产队按农场农机管理达标实施方案规定指
标配齐驾驶员,链式拖拉机3人,收割机2人,小四轮及手扶拖拉机1人,持证率达90%以上。
人员配备缺1人罚款100元。从此基本上扭转了“一人多车”、“父子车”、“夫妻车”的局面。
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后,一批新的力量充实到机务队伍,多数人未经严格培训和实践锻炼。
农场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冬闲时间举办各类驾驶员技
术培训班,通过每年定期培训,使全场驾驶员普遍达到“三懂”、“四会”的要求,即懂机械
构造原理,懂机务操作规程,懂农业生产知作,会维修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使驾驶员的业
务水平和技术素质逐年提高。
1990年后农机科和农机监理所严格驾驶员考核及核发、审验证制度,凡申报学习驾驶员者
必须具备上车1年以上,并经系统培训3个月以上,否则不予核发学习驾驶证。学习期为6个月,
期满后经培训考核合格方能转为实习驾驶员;对原有驾驶员每年年终培训后给予审验,经考核
合格者给予加盖年审章,不合格者予以吊扣处理,在吊扣期间取消驾驶资格。1988年培训69人,
1989年208人,1991年96人,1993年78人,1995年130人;1988年有证人员1036人,1991年1600人,
1992年复训复试后年满50岁以上超龄人员300人,到1995年末有证人员1300人。为了提高管理
人员素质,宝泉岭管理局每年对机务副队长进行集中培训考核。
1991年农场购进一批苏式T—150K大马力拖拉机,农机科聘请朱文举同志翻译一本CM—60
使用指南,并于3月份举办了T—150K培训班。本场驾驶员以及宝泉岭农场、农机校、延军农
场、军川农场、共青农场、290农场等共计7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为了培养机务人才,农场职业高中1986年开办了农机班,学员40名,1991年30名。经过
学习并通过每科考试合格者由农机监理所发给驾驶执照,毕业后直接投入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