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洪涝灾害

第三节 洪涝灾害


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农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03.8毫米,农业生产遭受水灾比较频繁。
十年来农田水利工程逐年配套,堤防工程加固加高,洪涝灾害逐年减少,耕地面积逐年扩大,
粮豆平均亩产逐年提高。
蜿蜒河涝区未治理前的1981年,年降雨量为682.4毫米,全场粮豆平均亩产76公斤。1987年
降雨量775毫米,蜿蜒河总干形成倒灌。受涝面积15万亩,绝产3万亩。由于该区工程基本配套,
较好地发挥了排涝作用,全场粮豆平均亩产达100.5公斤,比1981年粮豆平均亩产提高24.5公斤
/亩,增长32%,经营利润107万元。
1991年,农场遇到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汛期内松花江最高水位达到62.48米,超过警戒
水位1.78米,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农场认真履行防汛职责,取得了抗洪防汛工作的胜利。
1991年降雨量为707.3毫米,仅6—8月降雨达493.9毫米,全场遭受洪涝灾害面积达19.5万亩,
成灾17.4万亩,绝产6.1万亩,损失粮食1500万斤。由于水利工程逐年配套,抗涝中采取抽、排、
放等措施,粮豆平均亩产达144公斤比87年增产43.5公斤/亩,增长43%。充分显示了水利是农
业的命脉和基础产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