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划管理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985年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农场农业指令性
计划项目、种类越来越少,各种产品除合同内粮食上交指标及甜菜种植指标是指令性外,其余
项目全部为指导性计划。
农场计划有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年度计划有工农业生产计划、固定资
产投资计划及国有资产维修计划、财务计划、农业综合开发计划等。
一、每年8——9月份向管局上报农场下一年度的工农业生产计划,管局于新的年度开始之
前下达农场工农业生产计划。农场再根据管局下达的工农业生产计划编制农场的工农业生产计
划,每年3月份之前农场通过生产队长、工商运建服等基层单位领导大会,贯彻四项计划。各基
层单位特别是生产队再根据农场计划逐步落实到3400多个家庭农场中去,农场对生产队实行宏
观控制,特别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的主要指标,必须保证完成。农场计划部门对各单位计划
指标落实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这种计划管理体制在保证完成工农业生产计划,控制固
定资产投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农场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国有资产维修计划要求基层单位每年3月1日前上报计财科,维
修计划要同时上报基建科。固定资产计划由计财科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及农场资金能力拿出初步
意见,经农场立会研究后,由计财科上报上级计划部门。上级部门批准后,计财科通知呈报单
位实施,否则按违纪处理。国有资产维修计划由计划及基建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做出预算,拿
出意见上报农场。维修工程竣工后由基建、计划部门验收合格后,准予列支。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农场生产部门辅以备耕麦播、大田播种、夏锄、麦收、秋收、耕作改
制等阶段计划。其它公司特别是物资部门必须保证化肥和油料足额供应,种子公司必须保证统
一供给优良品种。为了加强领导,农场领导按区域划分东北、西北、南、西南4片进行具体分工,
常年分片包干进行具体指导。机关科室和公司领导按农场领导的指派,分别承包1——2个生产
队,常年深入基层,参加第一线实践和帮助生产队搞好工作。所有其它部门无一例外地紧紧围
绕生产第一线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有效地保证了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农业综合开发计划
农场农业综合开发始于1988年,1988至1990年为第一期,开发建设蜿蜒河小区所属15个生
产队;1991年至1993年为第二期,建设开发敖来河小区8个生产队;1994年后为第三期,建设开
发老龙坑小区7个生产队。1991年农场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合并于计财科办
公,由计财科计划员负责项目计划的编制。截上1995年末经过8年的开发建设,累计投资3115.85万
元。其中:国家投资805.4万元,银行贷款780.3万元,企业自筹1530.15万元。累计共完成土
石方570.2万立方米,建桥13座,涵595座,打机井681眼,购置各种机械设备772台件,完成旱
改水8.29万亩,旱田治理13.1万亩,累计新增粮豆29312万吨。
三、控购及车编、车控管理
1991年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农场成立了汽车定编管理办公室,对全场汽车新增、报废、过
户实行定编管理,对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社会消费基金膨胀,改善农场经济环境,整顿
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对各单位购买小汽车、轿货车实行控购和车编管理,严格按照审批
手续办理汽车定编及控购手续,为农场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