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清欠 一、概况
1993年3月,农场在监察科设立专项清理内外欠款办公室,主任陈忠信。1994年单设清欠办。
1——6月主任周长孝、张杰、陈忠信,7月份主任陈忠信、副主任夏长喜。1995年主任李金峰。
农场外部欠款,到1985年底形成539万元。形成主要原因是场外赊销产品,由于回收不及时,
造成外部欠款逐年增加,到1992年底形成外部欠款最高峰达2617万元。1992年以后,回收力度逐
年加大,到1995年底外部欠款下降到889万元。
家庭农场挂账。1985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生产费全部由农场垫支,加上机械转让价款,
当年家庭农场挂账达2156万元。1990年农业大丰收,家庭农场挂账额下降到826万元。1992年农
业欠收,增加挂账839万元,年底累计挂账1917万元。1993年开始,农场加大清欠力度,到1995年
底,家庭农场欠款下降到545万元。
二、清欠政策
1987年印发了《绥滨农场关于一九八七年进一步全面进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绥农场发[1987]1号)中第七项明确了扭亏的主要措施。1、机关科室包有亏损大户的重点队;
2、生产队主管干部或聘请能人包本队亏损大户;3、亏损大户与包干扭亏的责任者,签订扭亏责
任状和奖励分成办法。1988——1995年农场每年均出台清理内外欠款的文件,明确有关清欠政策。
三、场直单位内外欠款的回收
1985年以前,农场外部欠款较少,主要是赊销产品较少。1986年以后,外销产品逐年增加,由
于赊销产品造成应收款额逐年增多,到1992年底其它应收款达2617万元。以后,农场加大回收力度,
1993年和1994年两年净收回1439万元。1995年又收回290万元。
四、家庭农场挂账的清理回收
1985年以前,农场内部职工欠款较少,1985年农场将土地全部转包给职工个人,生产费全额垫
支,农机具转让给职工家庭农场,当年垫付生产生活费1260万元,当年收回800万元。由于农场实
行“农场拿钱,职工种地”的政策,垫支额逐年升高,到1987年底,垫支额达到2193万元。其原因
有三个,一是受旱涝灾害影响,1985——1987年内涝严重;二是家庭农场初期经营水平低,自我
约束能力差;三是农场在对家庭农场垫支上管理缺乏经验,产品管理不严等。 1988年,农场开始
全面推行“两自”,使垫支额逐年下降,由1987年的2193万元,下降到1990年的826万元,净下降
1367万元。这期间农场对家庭农场的亏损挂账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1989年农场制定了《关于认真清理家庭农场亏损挂账的具体规定》(绥农场发[1989]1号文件),明
确了对家庭农场偿还1987年以前挂账欠款实行利息“还一免二”的优惠政策等。1990年底,家庭农
场欠款额达以前年度最低点。
1993年,农场又加大清理回收家庭农场挂账步伐,回收以前年度家庭农场垫支等款项,专门成
立了清理内外欠款办公室,当年清回家庭农场欠款157万元,1994年清回549万元。1995年又清回
955万元,使家庭农场欠款额大幅度下降。
历年场直单位欠款回收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历年家庭农场欠款回收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