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种子

第四节 种子




一 概况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产、高产的物质基础。建场以来,品种结构的变
迁大致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属于建场初期,种子是从能满足生产需要出发,就近引入一些农家品种,如小麦
品种:甘肃96号、秃不齐;大豆品种:满仓金、元宝金、荆山朴、黑龙江41;玉米品种:六月
鲜、小粒红、黄金塔、白头霜等。
第二阶段种子工作是以“四自一辅”(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国家辅之以调剂)为原则,
开始注重抓种子工作。组建兵团后提倡自繁、自育、自引、大搞群众性科研活动,各生产队
都成立了科研班,并掀起了多渠道由外地引种试种的热潮。但由于缺乏组织领导和科学依据,
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使品种出现了“多、乱、杂”的局面,一度造成了良种混杂退化,粮食单
产不高和总产不稳的后果。
第三阶段是种子实现“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
品种布局区域化,统一供种)阶段。1979年场成立种子公司,根据“四化一供”的种子工作
方针,在全场范围内重点抓了品种整顿,加强了品种区划、品种试验和良种繁育工作,并开展
了农作物种子经营,建立了以科研站为中心,以各生产队制种田为基础的专业化优良品种繁育
体系,使本场种子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改变了农业生产用种多、乱、杂的现象。
二 良种繁育
1979年种子公司成立后,建立健全了以科研站为中心,以良种队为基础的专业化种子优良
品种繁育。种子公司设经理1人,农艺师2人,检验员1人。科研站设农艺师5人,技术员4人,
技工6人。良种队有四队、六队、十队、十二队、二十队、二十六队、二十九队等七个生产队,
各设一名技术员,建立了八个良种繁育基地,形成了一支种子生产专业化队伍。1980年针对
本场种子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新确定了品种布局,根据各生产队的土质、气候条件确定
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经过整顿将原有的18个小麦品种,淘汰了14个,保留了以克旱6号为主
栽,龙68—8019、龙69—162、龙74—6665—26为搭配品种的品种布局。大豆原有十二个品种,
经整顿淘汰八个,保留了以合丰22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3号,丰收10号,黑河104号四个品
种。玉米原有六个组合,淘汰五个,确定以金单四号(H0103Xpi383)为主栽品种。1981年—1982
年又注重抓了种子质量,加强了春播、苗期、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等几个生产环节的管理,
使种子纯度由过去的97%提高到99.5%,发芽率比过去提高了7.5%。仅小麦种子发芽率一项就
节约用种46.2万斤,价值8.3万元。1983年从克山所引来的克丰3号(克77—751)小麦高产品种,
在六队、三十一队、二十九队用45cm行距高繁成功,高倍繁殖达38倍,1985年此品种已成为
主栽品种,占播种面积70—80%。1984年合丰25号(合交77—153)大豆品种还没命名时,就已在
我场二十队高倍繁殖达78倍,最高亩产426—500斤。1985年此品种已在全场推广使用,播种面
积占总面积的70%,成为主栽品种。






历年亩产 计量单位:斤


历年各种作物总产量 单位:千斤






各时期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
单位:斤


注:此表水稻发展情况包括原鹤立河农场水稻品种情况。
三 种子经营
种子公司成立以前本场种子管理与经营业务,由生产科根据全场种子的余缺调进、调出,
不单独核算,场队间互扣串换种现象严重,管理工作比较混乱。种子公司成立后,对种子的管
理与经营由公司统一负责。1985年3月,为了扩大种子经营,种子公司开设了种子商店,负责
经营农作物和蔬菜品种,经营品种达10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