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畜禽饲养与繁殖
第三节 畜禽饲养与繁殖
一 饲料与饲养
1959年以前,畜禽精料以碎半豆为主,搭配少量糠夫和甜菜。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影响,
饲料严重缺乏,采取以粗代精,适当搭配精料的办法,大搞发酵饲料,用青贮玉米和青割大豆
搭配定量精料。1963年后执行“以料定畜”来发展畜牧业的原则,从粮食总产中提取10—15%
作为饲料粮,每年约提取精料2800吨,粗料是大豆、玉米秸棵粉或青贮饲料。1972年兵团时期
规定在总播面积中将饲料由粮食总产中提取改为划拨3—5%饲料地,专门播种畜牧饲料,提倡
以青饲为主,精粗搭配。个别单位还搞了紫草栽培,种胡萝卜、角瓜、窝瓜使青饲料常年化,
夏天喂青草泥,秋季喂菜,春冬喂青贮收到母畜高产多活,肥猪增重快的好效果。1980年饲料
粮划拨归属畜牧科管理后,使精粗饲料,逐渐搭配合理。
建场以来,本场畜牧一直采取舍养、半舍养和露天饲养,定时喂饮,常年放牧,封闭饲养、
快速催肥等饲养方式。建场之初,采用的是熟料喂养,1954年后又采用生、干(温)料定量投
放水泥平台喂养,取得了好的效果,由过去的一个人饲养肥猪80头提高到二、三百头。家畜饲
养过程中,运动与放牧由定时定量,时间与里程兼顾改为运动场内逍遥运动同放牧相结合方法,
猪、鸡采取了封闭型不运动饲养。至今仍采用上述饲养方式。
二 畜禽品种的改良与繁殖
(一)畜种的引入:
猪:建场以来,本场引入的品种有:巴克夏、约克夏(引自公主岭试验场),吉林猪、宁安
黑猪(引自吉林九站、宁安农场),克来洛夫(引自望哈),苏白(引自8511农场、友谊农场、望
哈、锦江),长白(引自友谊、香兰农场)梅山(引自宝泉岭农场),哈白(引自哈尔滨香坊牧场)。
羊:斯达夫(引自乡道口、吉林镇南),苏联美利奴(吉林镇南种羊场),新疆细毛羊(宁安
农场),蒙古羊(内蒙)。
马:奥洛夫(引自龙头马场),阿尔登(引自九三高峰马场),卡巴金(引自襄河农场),三河
马(内蒙),伊犁马(引自新疆),黑龙江挽马(萨尔图)。
奶牛、黄牛:西米达尔(引自桦南种牛场),荷兰公牛(引自佳木斯牧场),滨洲荷杂奶牛(
引自曙光、萨尔图、北京、哈尔滨),三河牛(引自内蒙)。
(二)畜群改良
1956年开始对所有畜群进行登记、鉴定,依据牲畜的发育,性能与体质结构,进行选种,
选配,改变了杂交乱配状况。并采取人工授精、改良羊群。1962年,从河北乡道口引入纯种斯
大夫公母羊200只,单独隔离饲养,进行改良。1980年全场每只羊平均产毛量达6.5公斤,有的
品种产羊毛高达21公斤。1964年引入奥洛夫、阿尔登、黑龙江挽马、分配在三个兽医点搞马匹
人工授精,对全场马匹进行改良。1966年建一个以马,猪、奶牛为主体的种畜队,优良纯种群
均集中饲养管理,于1973年进行猪杂交试验。1976年猪三元杂交全面推开。1980年牛、羊、猪
人工授精技术得到巩固,普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