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副业

第四节 副业



本场创建后,随着以农为主,多种经营方针的逐渐明确,从1965年开始逐步发展了副业生
产。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生产水平的限制和大农业生产的束缚,副业生产始终没有得到相应
的发展。建场三十多年一直没有形成副业生产基地,副业产值占本场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1965
年以前,本场几乎没有副业生产。1966年以后才间断性地有了一些副业,如砍杂木杆、烧炭、
编土篮、狩猎等副业生产项目。七十年代以后,特别是1982年以来开始了以培植经济作物为
主的副业生产活动,尽管生产效益不够明显,但在产业结构上已填补了本场在五十年代的空
白。计有:
山野菜生产:1980年省、农场总局外贸部门均召开了野菜生产工作会议,组织落实采集加
工蕨菜生产,对日本出口,并传授了技术,下达了外贸任务指标,每年5吨。根据本场1、2、3、
4生产队是位于山区,有这个资源,就由他们来承担这项任务,但是由于受自然影响,加之
技术不佳和采集季节的不适度,加工的部分蕨菜经商检部门检验,有的不符合出口标准,只能
做内销处理。从1983年以后,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也就停止了此项生产。
人参:1981年,本场第一生产队试种一亩人参,因为不精通管理栽培技术,出苗不全,产
量和质量不高,所生产的一点产品,泡制了一小部分人参酒,作为慰问品。慰问本场职工病员
而用。1984年以后人参种植停止生产。
鸦片:1969年本场根据国家计划种植过,鸦片属国家保密作物,按保密条例规定,定代名
100号。当年在第三生产队种植三亩地,由于不熟悉管理技术,特别是采割技术水平不高,致
使产量有限,只收获3市斤。此产品全部上交农垦总局财务部门。
黑豆果:1982年从穆棱引入403棵,由科研站和副业队各种植300亩。1985年收果10吨,卖
给海林制酒厂三吨外,其他由本场食品厂生产饮料所用。这项生产当前正在稳定加强,将有一
定的发展前景。
葡萄:1982年由农垦总局投资5万元在林场建了6亩大棚,2亩温室,40亩露天葡萄园。1985
年收获葡萄3,000斤。品种有红香水、巨丰、北醇、金后等,现在在巩固发展。
小作坊:本场小作坊始于五十年代,由各基层生产队,以为职工、家属服务为前提,就地
取材,按所具有的原料来源而兴办。主要有豆腐坊、酱菜坊、小粉坊、小酒坊等。1983年以后,
除小酒坊按国家专卖政策进行整顿撤销外,其他各种小作坊一直坚持至今。这些小作坊虽然
产品价值不大,但对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利用农产品发展副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