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
第六章 渔业
第一节 概况
本场位于松花江北岸,境内即有适于广温性鱼类生长河流,水库与自然泡沼,也有适于狭
温性鱼类繁衍的山间水溪。全场共有固定水面2.2万亩,中、小型水库11座,塘、泡14处,另
外,还有6条自然河流经场区,可养鱼水面7162亩。建场初期,鱼类较多,人们使用简单渔具
自然捕捞,自捕自食。1958年转业军官来场后,成立了专业捕鱼队,有工作人员70人,配一艘
90马力机船,11只小木船,主要在佳木斯至同江的松花江段上捕捞,渔业生产进入兴旺阶段。
后因中苏关系紧张,捕捞队于1962年解散。此后,沿河道、库泡的各队职工,仍恢复分散捕捞。
1966年“文革”开始后,各项生产受到干扰,自由捕鱼、毒鱼、炸鱼之风日甚,使鱼类资源
迅速枯竭,生产受到了损失。
1977年农场体制恢复后,针对渔业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贯彻了“以养为主,捕养结合”
的方针,不断扩大养殖面积。1979年两场合并时,原鹤立河六座平原型水库(统称鹤立河水库),
水面6,000多亩并入农场,同年又加固改建了伏尔基河水库,开始投施鱼种。1984年4月成立
水管站,配备专职人员抓渔业生产,加强了管理。目前,全场有渔业工人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