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计划、统计

第二节 计划、统计



农场创建时期,计划、统计工作没有单独设置机构,由经理科统管。当时,本场主要以农
业生产为主,基本建设主要是建一部分拉合辨的草房,不列入计划,计划工作比较单一,只是
由生产部门简单编制年初生产计划。统计设在场长办公室,主要是负责农情进度统计,了解生
产情况,为领导指挥生产,制定措施提供数字资料。
1957年计划工作开始制定长期计划、年度计划、阶段计划和小段计划。年度计划主要分为:
1、耕地、开荒;2、总播种面积及大豆、麦类、玉米播种面积;3、粮食、大豆、生产和单
位面积产量;4、主要牲畜年末存栏头数和主要畜产品产量;5、上交粮、畜产品数量:6、工
副业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J7、基本建设总投资及建设项目:8、职工人数与工资总额:9、总
支出、总收入、流动资金和利润。阶段计划按农业生产季节分为春耕、夏锄、麦收、秋收、冬
季工作五个阶段。分场的阶段计划一般分:1、分场、生产队农业生产任务计划:2、分场,生
产队阶段技术措施计划;3、拖拉机作业计划34、畜力作业计划55、物资、油料供应消耗计划;
6、劳动力平衡计划;7、拖拉机、康拜因,汽车修理保养计划,8、按季度编制畜牧饲养及
畜产品生产任务计划;9、按季度编制工副业产品产量总产值计划,10、产品销售(现金收入计
划)与资金安排计划;11、各项生产成本计划。生产队的小段计划为:5—10天,即有:1、生
产作业计划;2、地号技术措施计划;3、劳动力平衡使用计划;4、人、机、畜力作业计划;5、
直接生产成本计划;6、物资需要计划。
统计工作是为制定计划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起着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全场每个生产队基
本上都配备了专职统计人员,场计划财务科设有综合统计员,负责指导全场的统计工作。1963
年,统计计划工作由计划财务科分离出来,成立了计划科。分为计划、统计、劳动工资、固定
资产调配、三材的调配等。
1963年,计划科编制了本场1950至1962年的计划、统计历史资料,对农场的生产、经济发
展提供了可靠的数字资料,为制定计划、措施、政策和指导生产提供了依据。
1969年组建兵团以后,计划、统计工作并入计建股。1976年兵团撤销以后,计划、统计业
务又归计划财务科统管。1979年整理编制了建场至1978年的统计资料,并由管理局统一印刷。
形成了较系统的统计资料。统计人员比较齐全,农业单位和工副业生产单位设一名专职统计,
非生产单位设兼职统计。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本场的计划、统计工
作有了加强,认真调整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缩短了基本建设战线,保证了重点,注意发
挥了计划,统计工作的作用,一切按计划办事。至此,计划、统计工作纳入了农场建设的议事
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