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气象

第三节 气象



一、气象特点:
延军农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酷寒,春季干燥而多风,夏秋多雨。年
平均气温1.3摄氏度,最高气温(7月)平均21摄氏度,最低(1月)平均-28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
为3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43.9摄氏度。年≥10摄氏度积温平均为 2333.9摄氏度,最高
2726.2摄氏度,最低2025.8摄氏度。初霜期在 9月15日,无霜期平均127天,最长153天,最短
114天。年平均日照 2,267.9小时,日照率平均50%左右。年降水量平均611.6毫米,最多是83
4.8毫米,最少是358.4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321.1毫米。最大日降雨量130.5
毫米。一次最大降雪量43毫米,积雪深度73厘米。年平均风速4.1米/秒,最大风速9.4米/秒,
平均年最大风日数6.1天,最多大风日71天。平均最大冷土层135厘米,一次最大冷土层247厘
米。
(延军农场历年降雨量,见附表)
二、气象对农业的影响
气象特点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天然降水量的多少,可造成干旱、洪涝灾害。气
温高低也影响农业产量。如低温寡照,使小麦不孕、大田贪青晚熟等等。
延军农场在27年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五次大涝,两次大旱。如1960年重涝,粮食亩产
仅34公斤。1963年重涝,粮食亩产51.5公斤。1973年重涝,粮食亩产68.5公斤。1981年也是由
于重涝,使小麦减产50%,并有四万亩土地绝产。1984年由于重涝,使900名职工亏损挂帐。旱
灾多出现在春夏之交,正是农作物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这期间降水量偏少,风大,促成干旱。
如4月份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土壤含水量20%,5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土壤
含水量18%。由于延军农场地处高寒纬度,小区气候影响很大,往往低温早霜造成自然灾害,
尤其是大田受害最大。稳定通过0摄氏度在4月4日左右,稳定通过10摄氏度在5月15日。月平
均气温达到21摄氏度。≥10摄氏度积温仅为2333.9摄氏度,保证率80%2144摄氏度。大豆自
出苗到成熟要求积温2217.8摄氏度,玉米早熟品种HDl03要求积温2179摄氏度,少35摄氏度。
如遇春旱使大豆出苗推迟,再遇低温生育期延后,不仅影响正常成熟,甚至受冻害,导致大
幅度减产。如1960年低温,大豆减产20%,玉米减产30%。所以历年早熟品种不足也是造成低
产的重要原因。
三、旱涝灾害
延军农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旱涝两大自然灾害,尤以涝灾危害严重。延军农
场经常出现春旱秋涝。
延军农场农田水分的调解主要依赖于自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补充。据多年资料分析,形
成本地区旱涝自然灾害主要依据是年降水量大于或少于600毫米。前一年秋季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土壤含水量大于30%,即形成春涝。秋季集中降水100毫米,春季降水小于50毫米,土
壤含水量小于20%即形成春旱。
从1964年到1985年的22年中,发生春旱8次,占36%,春涝6次,占27%,夏旱7次,占31%,
夏涝9次,占40%,秋涝7次,占31%。
历年各季旱涝情况表
000004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