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钱君复反潮流
第四节 钱君复反潮流
1973年十三团出现了钱君复反潮流的事件,这个事件闹了两年多才结束。
事件发生的原因:当时社会上正在批林批孔,批儒评法,批修正主义路线回潮。1973年大
学招生有群众推荐这一环节。钱君复报考大学,在群众中拉票。陈志刚把钱的行为告诉了孟凡
瑞,孟在教师大会上批评了钱拉票的行为,因此,老师们没有推荐钱,钱十分不满。那时,人
民日报刊登了张铁生的白卷,老师开会时,孟老师逐字逐句地批判了张铁生的白卷。其他老师
一言不发。支部书记刘玉明和校长李仕福启发大家争论,老师们仍一言不发,于是只好散会。
散会后,钱君复质问刘玉明和李仕福:“孟凡瑞向无产阶级进攻,你们为什么不组织力量反
击?”李仕福说:“你会上不发言,当什么事后诸葛亮!”刘玉明说:“孟老师在讨论会上发
表意见,是合法的,不能说他向无产阶级进攻。”于是,钱君复就认为刘玉明是漏网走资派,
李仕福犯了严重错误。他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把十三团一中闹个底朝天。
为了达到闹乱一中的目的,钱君复准备了充分的材料。他知道他这次大学没有上成,主要
是陈志刚捣鬼。于是他给陈志刚定了两条罪状:1、陈是阶级异已分子、地主崽子,有一次回
老家在分给贫农的故居前照相,是反攻倒算行为。2、陈志刚大搞“智育第一”,是修正主义
路线回潮。在一个星期日,他翻阅了孟凡瑞的笔记本,又找出了三个材料。一个是在文化大革
命中孟凡瑞寄给宋云彪的《赠友人》一诗:
秋峰似铁无俗情, 寒风凛凛江水清。
登高远望冷眼直, 俯瞰山村菊花红。
友人远隔山云外, 鸿雁几时诉离情?
雄心壮志付流泉, 桃花源里觅渊明。
钱君复认为:这首诗发泄了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一个是孟写的《梦游宇宙》
梦乘飞船游宇宙, 回看地球是何形?
一颗兰星绕日转, 方向不由人选定。
宇宙诰茫无边际, 星球运转无始终。
醒来对空悄然笑, 十万璇玑映心中。
钱君复认为:这首诗中的“无边际,”、“无始终”是否定文化大革命。
另一个材料是孟寄给他的好朋友刘玉河的电影剧本《反修前哨》,(刘是长影导演)。这个
剧本写兵团初建时期,某团政委韩剑平和保卫股长刘林江深入一个连队,挖出了特务分子蒋小
虎和国民党残渣余孽蒋大娘,活捉了苏联特务伊凡诺夫。钱君复认为这个剧本写了坏人篡权,
好人受气,是否定文化大革命,
十三团党委收到钱君复的控告信,开始十分重视。派文教股黄股长和李森林、杜公卓组成
工作组,到一中批判《反修前哨》,并把这剧本印发一百多份,老师每人一份。二中也开会进
行批判。在一中的批判会上,孟凡瑞用检讨的形式进行答辩,黄股长深受感动。他立即宣布:“
孟老师检讨深刻,是思想认识问题。我们工作组的任务完成了……”钱君复认为否定文化大革
命是大问题,黄股长这么不认真追究,犯了严重错误。钱君复去找政委王凤城。王政委又批评了
他,说他不该无限上纲,给孟乱扣帽子。钱君复便认为他是有意识的包庇反革命分子和走资派。
他便向“上海革命委员会”写了控告信,想搞垮十三团党委。
1973年11月13日,因陈志刚工作疏忽,修烟囱时,靠近锯沫处有漏洞,洞口冒火,烧掉一
栋教室。另一栋冒烟时,因抢救及时,没有起火。十三团认为陈志刚工作失职,错误严重,将
陈隔离审查。钱君复便幸灾乐祸地进行煽动:“林彪9月13日投修,陈志刚11月13日放火,都
在13日,可见反动本质是一样的。应判他七年徒刑。”
上海革委会发来公函,认为钱君复反潮流是革命行动,要求十三团给予支持。十三团不理
睬。钱君复便接二连三地给国务院副总理张春桥写信,说十三团被漏网走资派篡夺了政权,牛
鬼蛇神纷纷出笼了!
粉碎四人帮后,国务院将钱君复的诬告信批转黑龙江省委,指示要查清钱君复与张春桥的
关系。省委又批转合江地委,地委又批转延军农场党委。党委刘书记在会上宣布:“一中钱君
复写黑信、告黑状,要查清他和张春桥的关系。”一中开始批评钱君复,钱在会上作了检讨,
承认自己是“错告”,并向被告陪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