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开荒建点 扩大生产

第四章 农管局时期(1976—1985)

第一节 开荒建点 扩大生产


1976年12月,兵团改制。
1977年2月,恢复农场体制,改名延军农场。
农场党委从多年的实践中认识到,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不扩大耕地面积,在土质瘠薄的
半山区,要盈利很困难。
1977年5月,党委书记刘继权、场长崔明琪带领场部有关科室。人员两次到农场西部山区
踏荒勘察,筹建新队,准备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在踏查荒原时,他们自带干粮和饮水,乘车
到23队(今15队),然后徒步行走,翻山越岭,涉河流跨草甸,日行50一70里。每次连续6—7天。
两次行程约有一千里。他们踏遍了农场西部几百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亲自选点定位,扩建生
产队,扩大了生产规模。从1977年到1980年共建新队11个。农场生产队由兵团时期的17个发展
到28个。耕地面积也由160,562增加到271,990亩。到1984年,生产队发展到37个,耕地面积
发展到287,000亩。
1979—1980年盈利180万。农场提出了“二五二”奋斗目标,即:单产二百斤,总产五千
万斤,盈利二百万元。场长崔明琪在建设北大荒的艰苦岁月里积劳成疾,他长期带病参加工作。
为开荒建点,扩大生产,他不顾疾病在身,参加了踏荒建点工作,为延军农场的发展做出了贡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