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精耕细作连年盈利 1963年场领导班子调整后,狠抓了农时季节,栽培措施,和机械作业标准化,做到了
精耕细作,严格了经营管理制度,缩减了非生产开支,农场转亏为盈,连年盈利。
1968年农业产值达到145.1万元,到1969年2月兵团成立前,垦区有名的“穷延兴”,居然
在银行里有了存款。用王承先场长的话说:“不是我向银行贷款,是银行向我贷款”。最多时,
在银行存款达90万元。这对一个只有82,165亩耕地面积,8个农业生产队的小场来说,确实是
可观的。
从1963年开始,农场在生产上有了新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建设项目,采取了一些新的有力
措施。例如: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问题,1963年架设了名山至延兴的高压线路,6月开工,10月
初就通了电,从此,晒场、米、面的加工,农机修理和生活用电得到了解决,为以后农场的生
产发展创造了条件。
狠抓标准作业,从农机具检修抓起,大搞田间标准作业。翻地扣垡严,耙地土碎地平,播
种量准确,不重不漏播行直。
开始实行机械封闭锄草,苗耙和机械中耕的新技术,配合人工锄草,消灭草荒。
大量积厩肥施化肥。小麦、大豆、玉米在生长期普遍追施化肥一次,促其生长。
建立一套新的经营管理制度。在计划管理定额管理、财务管理方面大作文章。王承先场长
推广的“地号核算法”有利于土地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检验农业技术措施的经济效益,也是组
织职工参加企业管理的好办法。根据地号成本而进行的地头分析会,内容具体,责任明确,便
于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经营管理的改善。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这些措施,确实起了作用。1963年粮豆总产1,925吨,1964年达到
2,674吨,上交100吨。农业产值46.2万元,盈利1.1万元,摘掉了低产亏损两顶落后帽子,彻
底翻身了。
附:延兴农场历年耕地与种植面积表,延兴农场历年粮豆总产,上交和农业盈亏表。
延兴农埸历年耕地与种植面积情况表 (单位:亩)
延兴农场历年粮豆总产上交和农业盈亏表 单位:吨、公斤、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