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机具管理与维护 1958年建场时,国家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尚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了使农业机械设备
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保证生产,不误农时,发挥应用的效能。于1959年4月24日二分场
生产办公室,制定了第一个“机务工作暂行规定”。规定了拖拉机田间作业质量的技术要求6
条。拖拉机的正常使用、操作、调整14条;拖拉机农机的维护保养13条;安全作业8条。并对
拖拉机农机具的日常维护,规定了“四要四不、五认真”的管理制度。
即 四要:用前要检查,用后要保养,作业要安全,用油要清洁。
四不:对机车不乱动,对另部件不乱扔,对工具不乱拿、不让机具生红锈。
五认真:认真检查、认真保养、认真保管、认真交接、认真执行规章制度。
1961年9月17日,在二分场第四届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中,提出:充分发挥机械效力。不
断提高机车的出勤率和时间利用率,扩大修配能力,加强机械检修,做好机车保养和油料机件
节约工作。
机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了党代会的决议,都能够自觉的遵守机务规章制度,减少
了事故发生,各队建立了农具停放场,对机车农具的保养做到了及时彻底。
1964年,制定了机务队长、技术员、车长、驾驶员、助手的职责及建立了三条制度,开展
了保养歼灭战活动。
1、对机车的维护保养规定了三按、五净、六封闭、一软水。
即①三按:按号、按条、按规定方法进行保养。
②五净:油、水、空气、工具、机车农具净。
③、六封闭:主燃油箱口,发动机加油口、气化器、磁电机、油尺口、机油过滤器用专门
的布套封起来,防止灰尘进入。
④冷冷系统使用软水。
2、对油料的使用管理规定了两沉淀,一过滤,两封闭,一清洁。
即①两沉淀:田间加用的燃油48小时沉淀,不少于24小时沉淀。大油罐的燃油96小时沉淀,
不少于48小时沉淀。
②、一过滤:机车加用的燃油浮子取油两级过滤。(过滤器、管头用绸布)。润滑机油过滤
用。(每队一个过滤桶)
③两封闭:油罐盖口封闭,加油工具封闭保管。
④一清洁:加油工具清洁。
3、机具停放管理的规定:
①用后清理泥土,架垫离地,涂油防锈。
②机具在常期停放中达到:不变、不乱、不锈、不烂。(木梁架不变形、摆放整齐、工作
面不生锈、木质件不腐烂)。
1964年11月,延兴农场第六届党代会,党委书记宋云彪在工作报告中,对机务工作给予了
这样的评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务是农场的主力军,要在抓好其它工作的同时,
抓紧机务管理工作。一年来贯彻了机务规章、操作规程,“三增、三降、一标准、三安全”,(三
增:增加机车纯作业时间,作业班次定额,机车修理间距。三降:降低油材料消耗,作业成本、
修理费用。一标准:田间作业标准。三安全:机车无事故,人身无伤亡,农具无损坏)实行了
按号、按条的双班保养,三率比1963年高,标准台完成6378.5标准亩。(每台拖拉机完成5,308.4
标准亩)标准亩耗油0.76公斤。
1963年至1969年期间,对农场建立的机务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建立了各类机务人
员的工作职责:修理工作制度,油材料管理制度,机车保养制度,安全规程,奖惩制度等。
1972年3月30日,在机务队伍中开展了“一健全五个标准化”的活动。即:健全各种责任
制度,如:四定:(专人负责机车、专人负责农具工具,定机车工作量,定燃油消耗)。三
包:(包作业任务、安全作业、作业成本)。班次交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农具场管理制度。
五个标准化:即油料使用管理,机车维护保养,田间机械作业,机具操作,技术档案管理,
虽然兵团不重视机械化,但基层各单位都重视,所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976年延军农场成立前夕,场党委在工作总结报告中,强调指出:机务规章制度,是挖掘
现有机械潜力,保证机械正常运转的有力措施,各级领导必须严肃对待,要认真教育机务人员
严格遵守,加强纪律观念,落实岗位责任制,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机安全。
1977年5月5日,在原有机务规章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充实了内容,定出了具体的机务管理
制度(试行草案),该草案内容比较面,技术性较强,对拖拉机的操作,维护保养,运转磨合,
三库一场的标准要求,安全操作等,作了具体规定。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农机具管理制度
三库一场管理制度五条:机具维护使用管理制度三条十项;技术培训制度四条;计划总结
故障分析制度三条十五项;技术档案理制度六条。
第二部分:操作规章
拖拉机发动行车前的检查九条;拖拉机的起动六条;拖拉机的操作五条四十六项;拖拉机
的运转六条三十三项;作业安全规章二十条。
第三部分:岗位责任制度
机务副队长10条;机务技术员8条;机车组长5条;驾驶员4条。农具手4条。
第四部分:奖惩制度三条
1977年党委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中指出:机务管理工作,由于执行了机务规章制度,落实了
岗位责任制,发挥了机械效率,坚持了标准作业,对机车的维护做到了“防重于治,养重于修”
的原则,基本做到了,“四净,三不漏”,减少了械事机故,机车三率平均在85%以上。
1978年3月2日,为了贯彻全国第三次农业机械化会议精神,制定了以贯彻机务规章岗位责
任制度为中心的八条管理措施。对进一步贯彻机务规章制度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78年至1982年12月,注重贯彻了农垦总局颁发的国营农场机务工作规章及规程,使机务
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对机车的维护保养达到了按号按条,80%的机车做到
了“五净、四不漏”,在阶段作业中机械故障减少到50%以下(8台车左右)。标准亩平均耗油下
降到0.6—0.8公斤。60%的三库一场管理达到了标准化要求。
1983年至1984年,对“三库一场”的管理有了标准化要求,经管局检查验收有17个单位达
到了标准要求。
1985年,延军农场把农机具全部转卖给职工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