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职工队伍

第二节 职工队伍


1958年4月—9月予一师农场时期的干部、职工,绝大部分是转业官兵,其中,有予一
师成都军区沪州干校、重庆步校、北碚步校、第一通讯予备学校,四川省军区西昌军分区等六
个单位的转业官兵和部分家属,及少数农业、农机、基建等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共为1488人,
正式职工793人。
1958年10月至1963年2月,萝北农场二分场时期,职工队伍的构成是:1958年的转业官兵、
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山东移民、山东支边青年,佳木斯市的支边工人等,共为3137
人,正式职工932人。
1963年3月至1969年2月,延兴农场时期,在萝北二分场的基础上,职工队伍的构成是:66
年3月转业官兵250人,1968年8月北京知识青年45人,1968年9月上海知识青年30人,历年来场
的大中专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技术工人,职工子女就业等,职工人数达到3735人。
1969年2月至1976年12月,二师十三团时期,职工队伍的构成为:在农场的基础上新增加了
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哈尔滨、佳木斯等各大城市的知识青年1275人。全团共有职工3471
人。
1977年1月至1984年12月延军农场时期,职工队伍的构成为: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农场职
工队伍变化很大,除了原有的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外,安排了大量的投亲靠友人员,
接收了萝北县尖山公社、庆峰大队、名山农场过度来的97名社员。到了1980年农场职工人数达
到4620人。
1981年全场职工总人数3892人,其中集体职工628人。
1982年全场职工总人数3854人,其中集体工578人。
1983年全场职工总人数4208人,其中集体工684人。
1984年职工总人数4212人,其中集体职工425人。
职工成份的构成有农业、农机、畜牧、水利、工业、商业、养殖业等各种技术工种。
农场各时期人口职工数见附表
农场各时期人口职工人数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