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粮油供应

第二章 粮油

第一节 粮油供应


为了搞好职工的粮油供应,1960年农场场部建立了粮油供应部,当时配有工作人员3
人,门市部设在延兴修配厂西北面的一栋大马架房里,担负着场直各单位职工家属一千余人的
粮油盐的供应工作。刚开始工作条件很差,也非常艰苦。门面狭窄,也没有磅秤,售粮人员全
用盘子秤称粮。冬天房子透风,开票人员有时手冻肿了,有时脚冻坏了。1961年秋天,门市部
搬到一栋土木结构的大房子里,工作条件有了改善。1969年冬,供应部工作人员增加到5人。
对场直以外的粮油供应,是由各单位的管理员或司务长担负。这些管理员,一方面负责职
工食堂的全面管理,另一方面负责本单位职工与食堂的粮油供应工作。
粮油加工厂对成品粮的加工,每月凭商业科审批的粮油数量调售给各生产单位,不能多调
也不能多售。对各单位供应职工家属的粮油,历年都实行按人口、按定量售给,不卖过头粮。
对以前少数超购粮油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情况逐月扣回。对没有户口和粮食关系的盲流人员不
供应粮油,对调出农场的职工,随时办理粮油转移关系。
为了防止粮油外流,农场每年进行一次粮油供应普查或抽查,根据各生产单位的人员变化,
工种变动、出生、死亡、迁入等情况,及时调整标准,核实定量,堵塞一切漏洞。
1973年由于小麦严重减产,造成“三留”严重不足。为了保证明年生产的顺利进行,动员
广大职工家属顺利度过灾年,团党委号召各连职工家属拣粮惜粮。一是收获的粮食要抓紧检斤
过秤入库,作到颗粒归仓;职工家属工余时间拣的粮食,要一律上交,按质论
价,由连队付给报酬。二是灾荒之年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开展“顿饭省把米,年省一月粮”
的活动。要求从1973年12月份开始到明年5月份止,每人每月节约1斤粮食。三是加强对粮食供
应工作的领导,进行按实际工种供应口粮。对探亲超假、离队的干部、职工、家属,三个月以
上的粮油停发,待归队后恢复供应。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农场形势大好,粮豆超额上交,
完成了任务。团里对粮食入库和征购销售工作做了“三统一”的规定(统一征购、销售、储存)。
没有粮食部门的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动用粮油。粮食保管员健全了农产品与粮票出入
库明细帐,做到出入库有手续,帐票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