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婚事新办
第四节 婚事新办
建场初期,婚事新办蔚然成风。第一对新人是机务队谷银绪夫妇,1958年初冬,他们
在一个马架里结婚,没有大操大办,只给机务队的伙伴们买了几斤糖块,小马架里也没有什么
新式家具,非常俭朴。1959年夏天,机务队李希明结婚更具有浪漫注意色彩,俩人到黑龙江畔
散步半天,就作为隆重的婚礼了。到了60年代,也有摆几桌酒席的,少的花30元,多的花几百
元。送礼也很少,两本书、两个精装日记本、两支金笔,都可作为珍贵的礼物,也有送1元或
2元钱的。礼少情谊重,荒原风气淳。兵团时期,知识青年结婚要一些实用的家具,如写字台、
大立柜之类,他们喜欢旅行结婚,本地青年也模仿他们,到城市去见见大世面。到了80年代,
有钱人结婚讲阔气,新房、彩电,大操大办,少则花五六千,多则花一万元,使一些男孩多、
收入少、学生多的职工家庭经济发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少延军农场党委多次号召婚事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