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七、王承先

七、王承先


王承先,1926年10月生于山东省商河县殷巷镇张六真庄的一个贫农家庭里。由于家贫,
只读过三月私塾、三年小学。自幼参加农业劳动。194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脱产
工作,历任区委会委员、县委秘书、组织干事、区委副书记。1947年2月参军入伍,历任华东
军政大学学员,军区政治部工作团团员,团政治处保卫干事、军法干事、保卫股副股长、师面
粉厂协理员。1955年1月,步兵九十七师改为农建二师,集体转业,办国营农场。王承先同志
在农垦战线历任二九一农场人事科长、萝北农场工会主席,萝北农场八分场党委书记,延兴农
场场长,兵团十三团副团长,独立二团副团长,龙镇农场革委会副主任、海伦农场党委书记。
1982年调佳木斯肉类联合加工厂任党委书记,1983年任该厂顾问,1986年离休。因他在垦区工作
多年,省政府发给荣誉证书。
王承先注重精神文明,对母亲非常孝敬,每天早晚都向母亲请安问好。这在延兴传为佳话,
受到人们称赞。王承先耿直不阿,大公无私,反对拉关系走后门。有人给他送礼,他就把礼物
扔出门外,或当着众人的面进行批评,使送礼的人面红耳赤。他更反对用公物作交易,从中谋
私。有一次,鹤岗用煤到军川换鱼,他只批给五斤鱼,气得鹤岗的人开车跑了。王承先年老后
才开始讲“礼尚往来,”不再当面摔礼,而变为设法送回。
1963年,王承先任延兴农场场长时,他不辞劳苦地走遍延兴的每一个地号,推广了“地号
核算法”,使经济核算工作做到了每个地块上,调动了职工群众参加企业管理的积极性,这对
延兴农场扭亏为盈起了很大作用。
文化大革命中,他不怕丢官,不怕开除党籍,冒着风险保护了一些群众,1969年2月,被
抓为“漏网走资派”,喂牛、喂猪、种菜,干了半年活。在停职反省期间,仍坚持自己的观
点,为一些群众辩护,满身正气,光照延兴。
王承先坚持党性原则,反对用人唯亲,在海伦农场,他的外甥千里投亲,求他安排个工
作,他不答应。外甥来了三次,他辞了三次。农垦报为此发表了《王承先三辞外甥》的消息。
王承先对延军有深厚的感情,曾先后几次回延军,受到延军人民的热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