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六、暴风雨中识知己

六、暴风雨中识知己



延军农场场史办 孟凡瑞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犯有所谓“反对姚文元,替彭德怀喊冤叫屈”和“恶毒攻击
林副主席,丑化林副主席光辉形象”的错误。在那动乱的年代、全国有多少人因犯有这样的“
罪行”而坐牢、甚至被杀头。可是,我在延兴农场却一直“逍遥法外”,十三团时期,我蹲了
四十二天“牛棚”,又放了出来,没有受任何处分,后来又调到一中当教师。1974年,我又被
扣上了“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帽子,有人还上告到国务院副总理张春桥处,上海市革委会还支
持那个告状的人,可是,十三团党委竟然对上海革委会的指示置之不理,没给我任何处分,仍
让我在一中当语文教师。这是为了什么呢?在《延军农场史》的前二稿中一个字也没提。现在,
延军农场党委调我来写场史。我就应该解开这个谜,因为这个谜涉及延兴农场和十三团的几位
主要领导同志。解开这个谜,可以从一个侧面描写出这些共产党人的思想、丰姿。
1966年4月11日,上海文汇报第四版发表了我的一篇短文《清官是古代的优秀人物》,当
月,人民日报转载,并作了内容提要:“清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骄傲,他们在那黑暗的旧社
会,做一个清官、做一个英雄是很不容易的,要忍受许多痛苦,遭受许多打击,就象臭粪坑里
容不下一颗珍珠。”这篇文章发表后,萝北县委宣传部长王家训告诉延兴农场党委书记单西庆
同志,指出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姚文元针锋相对。单西庆派宣传助理李仕福和我谈话。我不
服气。我说:“上海姚文元一伙人认为历史上的清官比贪官坏,这是荒谬绝伦的,这不是唯物
主义,这是教条主义。一九六四年,毛主席看了《十五贯》,还指示让全国人民看一看这个戏
呢,周总理还号召全国公安人员向况钟学习呢!”过了几天,单西庆同志亲自和我谈话,我据
理力争。单西庆同志说:“你写的这篇文章,惊动了中央的大人物。我接到了上海发来的公函。
姚文元是有背景的。我不知道延兴有你这样一个人,如果我早知道,我一定好好培养,宋云彪
临走时也没告诉我。……”
单西庆同志到老三队访贫问苦时,帮贫下中农劈柴、挑水。还到我家安慰我母亲说:“小
孟是思想认识问题,我们不会处分他。”我母亲感动地称他为“单青天”。
1966年7月16日,农场党委派工作组进驻中心校,开始批“小三家村”,我的“清官论”
也受到了批判,党委书记单西庆同志找我谈了话,鼓励我要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场长王承
先把我叫到他家房头,悄悄对我说:“群众给你贴了这么多大字报,我怕你受不了啊!”党委
认为你是思想认识问题,你要稳住心啊!千万不要跳井自杀啊!”(那时,学校有一口深井。)
一九六七年,我读了一些林彪的著作,发现林彪的文章句句不离毛主席。一篇短短的再版
前言,就有几十个“毛主席”。我觉得这种文章十分可笑。就讽刺地说:“林彪对毛主席阿谀
奉承,是为了往上爬。”那时人们以林彪为“光辉榜样,”我听了也不顺耳,就说:“林彪的
形象并不光辉,他长得面黄肌瘦,黑扫帚眉,蛇眼、鹰钩鼻子。”……候春芳把我平时对林彪
不满的言论列为数条罪状,给清查办写了检举信。王承先接到这封检举信后,把我叫到他家里,
核对检举信的内容是否真实。我承认自己确实说了一些对林彪不尊敬的话。王承先同志说:“
现在形势逼人,一两句错话就有坐牢的危险,你千万不要乱讲话了。我冒着被开除党籍撤职查
办的危险,再保护你度过这一关。”
1968年12月,王承先同志停职反省,交待问题,他被抓了漏网走资派。他喂牛、喂猪、种
菜劳动了半年。我在一连也被关进牛棚,强迫劳动,以观后效。当时,有很多人估计我要坐牢
的,因为对林副主席进行恶毒攻击,当时就是反革命罪。可是到了五月,我被放出牛棚,改为
“下放劳动,以观后效。”1970年春,王承先任十三团副团长,他到一连视察工作时,发现一
个“胖小子 ”。他问:“这是谁家的小子?”有人告诉他:“这是老孟的孩子。”王承先把“
胖小子”抱起来,用双手举起来,说:“胖小子,长大了给你爸爸争气!”在场的人都十分惊
愕。我心里万分激动,我知道老场长对我非常同情,他对我的遭遇感到不平。
1971年2月28日,十三团干部股唐股长对我说:“老孟,你下放劳动两年了,政委请你写
首诗表达你的思想感情,他很想看一看你的近作。”我写了一首七律,请唐股长转交申政委。
3月1日,唐股长给我打电话说:“老孟,政委看了你的诗,非常感动。经党委研究决定,调你
到一中当教师。”5月,十三团成立文学创作组,让我参加了创作组。看了文艺队的演出后,
申政委提名,让我第一个发表意见,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1973年,钱君复反潮流(见简史,略)他认为我是反革命。王凤城政委批评他,指出他不该
无限上纲。钱君复便认为王政委是有意识地包庇反革命分子和走资派。并上告到国务院副总理
张春桥处。
1976年,我打听到王承先同志在海伦农场工作,就给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王承先同志在回
信中说:“我在文化大革命中保护了你,是应该的。如果要感谢的话,应感谢党的实事求是的
作风。”
1981年8月中旬,我在延军农场招待所,见到了十三团保卫股长周茂琪。当我谈起往事时
周茂琪同志说“王承先是个好人,他在停职反省、交待问题时,仍认为你老孟是个好同志,不
能打成反革命。历史已证明王承先同志是对的。当时,你的问题在兵团是个典型案件,我们听
取了王承先同志的意见,没有踩着你的头往上爬,这一点我们做对了。申政委、王政委都很爱
护你,他们认为应发挥你的特长,为社会主义服务。任团长也同意他们的看法……”
和周茂琪住同一房间的一个干部说:“在文化大革命中,延军这个地方出了这样的事件,
这真是奇闻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现在,我和这些老同志隔着山山水水,但我永远忘不了他
们。我一定加倍努力地工作,用此来感谢他们对我的关怀、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