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等山会师
老等山会师
老等山会师
1938年6月,6军参谋长冯治刚派军部副官柳凤鸣带领一支小部队,送我到富锦县找3师师
部,传达“李家油坊”会议精神。我们路经萝北县(今汤原县)“老等山”,一天行至梧桐河附
近,碰巧遇上了6军政委张寿篯(李兆麟)带领的军部秘书徐紫英、组织科长陈雷以及6军教导队
的曹玉奎、夏凤林、裴成春、李敏等同志。午饭前后,教导队的同志唱起了《露营之歌》。
我因着急找3师师部,不能在军部停留。我刚刚回到火犁路岛上,就接到6军政委张寿篯的
来信,通知我去“老等山”参加重要会议。由于战争形势变化莫测,唯恐贻误重大军事行动,
我仅对8团和师部警卫连作了必要的安排之后,便带一个班的战士迅速奔赴“老等山”。当我
们赶到“老等山”时,冯治刚已带领6军1师和2师11团共200余名西征队伍出发了。张寿篯向
我传达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七次常委会做出的西征决定。
在“老等山”我抓紧了对部队西征的教育。向干部战士说明了这次西征是为了冲破敌人
“三江大讨伐”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我8师部队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能够完成西征任务。
“西征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顶住,一定要突破敌人的重围,到达松嫩平原。”指战员们纷纷表
示: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西征任务。
张寿篯在我们出发前的一次动员大会上说:“这次西征是东北反日战线大发展的新起点,
是为了争取发展与扩大民族革命运动的事业,它将有着光辉的历史意义。”他的讲话有力地
鼓舞了我师西征部队的斗志。军部教导队的同志,为了配合我师西征教育,教唱了《露营之歌》。
这支歌强有力的鼓舞了战士的斗志和信心。张寿篯、徐紫英、李敏等同志还演出了自编的独幕
话剧《王勒肚子痛》等文艺节目。生动活泼的剧情激励着西征战士奔赴新的征程。
在“老等山”,教导队的女同志为西征部队制做了子弹袋、帽子、绑腿,还帮战士缝补衣
服。战士们非常高兴。我代表3师部队广大指战员向她们表示了感谢。这些女同志中有裴成春,
她是一位久经锻炼的老党员,于1938年11月在宝清的一次遭遇战中不幸牺牲了;李敏也是一位
有毅力的青年女战士。她很小就参加了革命,全家是一个革命的家庭,父亲和哥哥李去峰都先
后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9月2日,6军2师11团团长张和带部队到达“老等山”。张寿篯政委决定由我率领3师部队和
2师11团组成6军第二批西征部队,向海伦开拔。这时3军4师政治部主任金策和侯启刚率领3军部
队来到“老等山”。金策同志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他决定3军3师部队和6军等
二批西征部队同行,并指定我为3、6军联合西征部队的军事指挥员。
9月6日,三江平原阴云密布,细雨连绵。抗联3军、6军300余名第二批西征部队,在当地群
众的欢送下,斗志昂扬地从“老等山”出发了。为了防止步兵与骑兵的距离过长,我率领6军步
兵队伍走在前面,侯启刚率领3军的骑兵队伍走在后面。此外,随第二批西征部队往汤原后方转
移的还有下江特委书记高禹民,6军副官长夏振华和6军军部的徐紫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