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渡梧桐河
抢渡梧桐河
我们西征部队从“老等山”出发了。为了避开敌人,我们抢渡梧桐河,走进了沼泽地,战
士们随时都有陷进泥潭里丧生的危险。在行军途中,天气骤然变化,滂沱大雨不停打在战士的
征衣上。一望无际的开阔地顿时变成了一片汪洋,天水相连,给我们行军带来了极大困难。路
上不能避风雨,大家只有咬紧牙关,互相搀扶,怀着必胜的信念,靠指南针判断方向,在一步
一步艰难地前进着。每人身上携带的4穗包米(是2师在“老等山”种的包米)全部吃光了。饥饿
威胁着我们,但全体指战员仍以顽强的精神,英勇地同洪水搏斗着。
黄昏,幸亏走到一片疙瘩林子,有了露营之地。一部分体弱、有病的男同志和几名女同志,
住在仅有的两架帐篷里,绝大多数干部、战士身上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围在篝火堆旁进入梦乡。
我睡的很晚,考虑部队已经走得很疲劳,又没有粮食充饥,怎样鼓励大家再克服两天困难,尽
快走出这一片非常危险的沼泽地。
9月7日早晨,萝北县境内大、小河流洪水猛涨,沼泽地变成了漫无边际的汪洋湖泊。6军
的步兵队伍蹚着没膝的深水行进更加困难。3军3师的3名战士和6军3师的4名战士倒下了。这些
英雄的战士被大水夺走了生命。我们号召战士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前进。中午到了梧桐河
东岸。此时,梧桐河水已平槽,并淹没了两岸,河水水流急,给我们渡河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了尽快走出这危险地区,我们发挥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人人开动脑筋想渡河的办法。当
时,牛和马成了我们泅渡的工具,有的3、4个战士骑在马背上,有的战士拽着牛尾巴泅渡过河。
这种渡河方法,引起了战士们的一片笑声,真是苦中有乐啊!后来,3军朴吉松科长,终于在河
西岸找到了一只破旧的小木船,往返摆渡了数十次,帮助我们渡过了梧桐河。午后,3军的骑
兵队伍冒险泅渡,但他们的战马已经两天两夜没吃到草料了,气力显著减弱,有的走不多远就
倒在水里头了。我6军步兵队伍拣了几匹冻僵的马,以肉代粮充饥,这天晚上,我们在梧桐河
西的一块高地宿营。
9月8日,我们这支西征队伍继续在洪水淹没的沼泽地里行军。为了鼓舞大家同艰险环境作
坚决的斗争,我走在队伍的前头不时向后传呼,号召大家发扬团结友爱、同生死、共患难的精
神,互相搀扶着涉过淤泥草地。这一天,有6名年老体弱的同志,尽管他们以顽强的革命意志,
支撑着饥饿的身躯坚持西征,但是,在半路上他们的心脏还是停止了跳动。战友们不忍心丢下
战友的遗体,从10里、20里远的沼泽地里蹚着水抬出来埋葬在高地上,然后默哀向死难的战友
告别。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干部徐紫英用尽了全身气力,背着一名生命垂危的女同志在沼泽地
走了20里,终于把她背出来了。他这种崇高的革命友爱精神,受到了全体西征指战员的热情赞
扬。夕阳西下,我们这支西征队伍终于走到了鹤(岗)佳(木斯)铁路8号火车站的附近,点燃了
篝火,清点人数,结果除牺牲的13名同志外,都到齐了。
当晚,我向各团发出就地宿营的命令。
9月10日我3、6军西征队伍进入汤原境内的鹤立岗地区。在石场沟和伪汤原县大汉奸廉仲
平为首的治安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又经过了黑金河,越过了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渡过
了汤旺河,经过了千山万水,长途跋涉,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终于在1938年10月
初胜利的到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