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送第二批队伍西征
欢送第二批队伍西征
欢送第二批队伍西征
1938年农历7月,我们军部从梧桐河往东进,在“老等山”(即嘟噜河西侧)附近的小树林
里驻营。李兆麟同志等待王明贵队伍来开会,研究第二批西征问题。此时秋雨连绵,天气开
始凉了。西征部队需要补充些衣物,但布料没有搞到,裴大姐同李兆麟同志研究时,建议将所
有的布帐蓬献出来,为西征队伍做军需品。李兆麟同志非常欣赏裴大姐的建议,发动了各连队
献帐蓬。于是我们在裴大姐的领导下,接受了制做军需品的任务。我们将献出来的布帐蓬用船
运进离这不远的“老等山”后防。这里有两座很简陋的草房,我们在后山坡的小房内缝制衣服、
背兜、子弹带和腿套子(腿套子是用一块布缝个套筒状的,套在裤腿上,代替绑腿用的,它可
省一倍的布,又简便’,只是不美观而已)。我们昼夜做了几天,用尽了所有的布料,缝制一
批衣物。这期间,我们没吃的,挖芦苇根吃,或捞些水里的苓角煮着吃,雨水越来越大,生火
实在难,周围都是水。既使这样,在裴大姐的指挥下,胜利地完成缝制西征军需品的任务。从
“老等山”出来时,李兆麟、王明贵等同志表扬我们说:“在布料不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
改革裁剪,最急需的衣物基本解决了,表示感谢”。
在这期间,李兆麟同志等待金策同志焦急不安,当交通员马福东(山东人)来报告金策队伍
来到了,李兆麟同他们会晤了一下,第二批的西征队伍在王明贵率领下出发了。
裴大姐到各班排战士们中间,再三嘱咐道:“宿营时要注意,不要烧坏了衣裤” ;“下
山时注意,千万不要坐下来出溜,裤子坏了怎么?要听话”。又给战士们发了针和线,路上备用。
是用桦树皮做的针线包,当发到战士手时,有的战士感动得流下了泪。这小小的针线包里,包
含着多么温暖的珍贵的阶级友爱啊!秋雨蒙蒙的一天,第二批西征队伍出发时,战士们带着裴
大姐温暖的心,跨上了战马,扬鞭奔驰在细雨菲菲的草原上。裴大姐含泪和我们一起,目送至
西征队伍在天际完全消失……我们一直在思念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