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

第六节 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



  18年的劳改工作中,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是激烈、起伏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951年到1961
年的10年间,在监内破获各类反改造案件341起,占发案率97%。其中反革命预谋暴乱劫狱和反
革命集团活动案,都是在预谋中受到了应得的打击。罪犯反改造的表现和手段,形形色色、多
种多样。这里是没有枪声没有炮声的战场。下面仅举几例:

一、预谋暴乱

  1950年11月,刚建场3个月,以反革命犯郑××、梁××、尚××、肖×为首从事反革命
活动。以犯人业余文工队为起点,逐步扩展到犯人医务所,犯人伙房及4个中队。串联犯人100
多名(占当时犯人五分之一),组织暴动集团。企图通过医务所犯人配制毒药,通过伙房犯人在
干部、武警饭菜中下毒药,毒死干部、武警,然后夺取枪支,暴动越狱,逃奔兴安岭山中,继
续进行反革命活动。在我管教人员的敏锐察觉下,在上级公安机关配合下,及时破案,为首分
子受到司法机关宣判处决。这起反革命预谋暴动案,从反面教育了全体干警,必须提高警惕。
1954年3月发生一起反革命犯范××,撒反动传单,公开煽动暴乱案。1958年又发生一起反
革命犯刘××预谋暴动案,都及时被察觉,把预谋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行凶

1951年11月21日晚,反革命分子李世勤,从监舍来到监内管教室,要求找中队长宋有德谈
话,中队长问李犯谈什么。李犯说:“我要回家”。队长说:“你要回家,就得好好地改造,
争取”。李犯当即站起来,将事先准备好的绳子从衣袖内抽出,趁机勒住中队长宋有德脖子,
幸被队长许栋闻声赶到,经过搏斗,救出宋有德,擒住李世勤,其阴谋未得逞。
反革命犯葛继发,在改造中拒绝劳动,抗拒改造,曾于劳动现场逃跑。捕回后押入单人间
反省。1954年1月20日晚,乘我看守人员换班之机,该犯将戒具(足镣)砸开,将电灯弄坏,拆
毁天棚,逃出单人间,与我看守人员相遇。看守员制止其不法行为,葛犯即将我看守手中炉钩
子夺去,将看守人员打倒在地,被监舍院内纠察人员发现,葛犯又用炉钩子将纠察打倒。后10
余人将该犯擒住。
1954年6月26日,盗窃犯张福林,将监内砖炕拆毁,用砖头将门窗捣毁。当干部制止,又
用砖头向干部砸来。当看守员制止时,又乘机捏住看守脖子,幸被人抢救,未遭其毒手。在提
审时,在途中遇见一小孩,该犯便骂道;“我踢死你”,随即用脚踢去,被押解武装抓住。
以上三犯,报请司法机关判决,分别于1953、1954年,在犯人奖惩大会上公开宣判处决。

三、纵火

1954年11月12日早,1分场1中队放置在监舍内天棚下面的棉囚衣着火。现场勘察,天棚离
地面3.5米,室内吊有火油灯一盏,此外并无其它足以引起火灾之源。火油灯离天棚2米,并距
离放棉囚衣地点很远,断定火灾是人为的。因棉囚已接近屋顶朳板,其目的,显然是纵火企图
造成混乱,达到其乘机暴乱或逃跑的目的。
1958年6月10日在4分场1中队,犯人监舍内屋外草堆中,发现用棉花为引火物的纵火案。
两起纵火案幸发现较早,未造成恶性事故。

四、逃跑

  犯人不愿接受改造,逃跑现象常有发生。1950年至1956年,共逃跑犯人51名,捕回40名。
有的在劳动现场公开跑,看押武警鸣枪警告、追捕也未制止;有的逃跑后行凶拒捕。犯人贺×
×逃跑后到江船站行窃,被干部季文海发现,盘问时,该犯竟用镰刀砍伤季文海手腕,然后再
度潜逃,隐藏在百米桥下,当追捕发现,令其出来,该犯继续持刀拒捕行凶;有的犯人是有组
织有目的潜逃,企图去香港、台湾。

五、组织反动集团

  1956年犯人韩××拉拢10余名罪犯,组织反动集团,名日“中国青年争取人权自由运动会”。
其骨干分子,分布在3个分场。并拟定了暴动计划和潜逃时间,阴谋跟美蒋取得联系,暴动、
潜逃后,袭击公安机关,夺取枪支,夺取公安人员服装,乔装我公安人员。无钱、粮乘机路劫,
准备逃跑国外。
此外,幻想变天,盼美蒋卷土重来,散布反动言论,造谣、煽动、漫骂、破坏生产、破坏
农机具、抗拒改造、抗拒劳动等反改造手段,经常出现。
18年的劳改农场时期,改造与反改造斗争是激烈的,它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波浪式的起
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