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三节 三年困难时期

第十三节 三年困难时期



  1959年农场丰收,在此基础上,1960年农场开头的形势是好的,当年播种面积7万余亩,
较丰收的1959年增加了0.8万亩。由于遭受历史上少有的洪水灾害,受灾情况比较严重。在场
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场职工的努力,战胜了洪水,减轻了灾害程度,粮食总产量仍然达到
5,320吨。可以满足口粮、种子、饲料的需要。但当时正处在全国经济困难时期,上级指示:
压缩粮食定量,搞“低标准,瓜菜代”。从11月起压缩粮食定量。重体力劳动分别由每月定
量50至60斤,降到月定量48斤,最后降到30斤;轻体力劳动力每月定量27斤;机关科室人员,
定量压到18斤;家属每月定量15斤。商店普通的糕点,每斤9元;普通糖块10元钱1斤。副食
奇缺,物价上涨。
粮食定量大量压缩以后,出现犯人大批非正常死亡。结果1960年的水稻脱谷作业,拖到
1961年3月才完成,损失浪费严重(据估计,损失水稻在2,000吨以上)。
由于生产力遭到严重损失,1961、1962这两年,各项工作被动。1961年播种面积只6万余
亩,比上年减少了1.871万亩,总产才4,100多吨,亩产只有143斤。1962年稍有恢复,总产也
只有4,500多吨,亩产也只有174斤。
1963年贯彻了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认真考虑人民经济生活,分
给职工园田地,以弥补农场公有经济不足。粮食定量逐渐提高,其它生活用品和副食也逐渐增
多,物价趋向平稳。同年,开展向雷锋学习,又出现求上进,欣欣向荣的
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