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场机关改革
第六章 其他配套改革
第一节 农场机关改革
农场机关的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进行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办事机构,精简机
构、精减人员;二是从工资、奖金的支付形式上改革。三是办公经费的管理上进行改革。总之
目标只有一个———低耗高效。
1985年大办家庭农场,1月份全场各生产队都改为服务站,与此同时,机关行政部门改为
“一部三办”即经理部、农场办公室、经营管理办公室、生产科技办公室。机关职能由行政指
挥型转向经营服务型。1986年调整农场机关行政机构,撤销生产科技办公室,分设农业科、农
机科、科技科;撤销经营管理办公室,分设计财科、劳资科;从各专业公司中划出行政职能,
成立粮食科,建设环保科(包括房产管理科),农田水利科、林业科、畜牧科(含水产科)、
交通科、通讯电力科。1988年,农场机关在定员定编、明确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实
行费用包干,部门主管领导有权支配办公经费。费用包干后,节约有奖,超支受罚。1989年,
机关将8个经营和服务性质的科室分离出去,压缩了开支。1993年再次对农场管理机构进行改
革,通过大幅度的减少机构、压缩编制,使之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经营服务型的新
体制,达到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把职能相近或职能交叉的26个部、
委、科、室、办合并为9个部门,另外将8个经营性科室,转为变经济实体,还有8个科室转
变为独立核算,经费包干的事业型服务单位。这次改革使机关科室从40个减少到17个,人员由
250人减少到137人。
1996年省委省政府在虎林搞区域经济一体化试点,国家农业部把八五四农场列为百家企业
现代化改造试点单位,农场成立“八五四实业(集团)总公司”,对机关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按照总公司事业部的要求,设置管理机构,机关设置八部一办,管理人员锐减至76人(其中11
名场领导)。2000年改革机关管理机构、精减机关人员,凡1945年底以前出生的男性,1950年
底以前出生的女性,统统内部退养。2002年4月19日,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四分公司
成立。分公司与农场实行“机构、人员、资产、财务、业务”五分开。6月3日,农场召开机
关大会,宣布与上市分公司分开后的机关设置(见2003年组织机构图)进一步精减人员,凡工
龄满30年的,或者男55岁以上,女50岁以上的,一刀切下,让位于年轻有活力的新人。2003年
12月30日,党委书记、场长郝林厚在八届三次职代会的场长工作报告中指示要深入进行体制改
革,合并有关部门,压缩办事机构。总结讲话时进一步明确:双老办并入党委工作部、企业管
理部与科技开发部合并,叫企管科技开发部。居民委并入民政局,为民政局下辖的办事部门。
审计部与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叫纪委监察审计部。
1983年开始,农场机关实行浮动工资,机关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全场的生产、财务计划完
成情况挂钩。1984年6月又改为月薪,按岗位考核记分,年终以得分多少计发奖金。奖金的多
少取全场平均数。随着家庭农场的兴办,机关与场直单位全部实行浮动工资制,原工资级别不
打乱,平时拿80%的工资,20%年底决定沉浮。1988年开始机关与文教卫生实行基本工资加奖
励,机关的奖金为浮动奖金。
以后多年没有大的变动。只是根据效益情况及时调整奖金的多少,并不断调整奖金的提取
方法。1990年,化暗补为明补,把各种政策补贴与标准工资一起发放。1991年7月实行风险抵
押金制度,数额由600~4000元,根据各人职务不同而定,职务越高交抵押金越多,1993年增
至1000~4000元。1996年开始机关人员的工资跟职务挂钩。
机关的经费分两大块,办公经费(包括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农场一直是控制使用的。
1988年,农场机关定员定编,明确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实行费用包干,部门领
导有权支配办公经费,节约有奖,超支受罚。招待客人只能在招待所。招待食堂控制标准。1992
年招待费也核给部门,实行餐券(有价券),由部门掌握使用,但必须经办公室安排(有一名
副主任专管派餐)到招待食堂就餐,纪委一度派人监督执行。可谓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控制招
待费。1993年,迎春宾馆开业。招待基本放开。1996年将机关财务并入计划财务部单立账务,
各项费用全部核给部门。从2000年开始办公用品实行比价采购,进一步节约办公经费。